这个判断十分正确,很快,他们就等到李如松问候,但并非攻城枪炮,而是把大火。
李如松很清楚,凭借自己手中兵力,是绝对无法攻下王京,于是他索性分兵各处防守,加固后方,因为他已经找到个更好进攻目标——龙山。
龙山是日军粮仓所在地,积粮数十万石,王京、釜山日军伙食,大都要靠此
出征之前泼凉水,不出头,现在却又跳出来指手划脚,反正打仗都是明军,不死白不死,人混账到这个份上,真能把死人气活。
李如松没有理会柳成龙,他停下进攻脚步。
但停下来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作为朝鲜都城,王京是必须攻克。
于是在经过缜密思索后,李如松做出如下部署:
总兵杨元率军镇守平壤,控制大同江;李如柏率军镇守宝山,查大受镇守临津,互为声援;李宁、祖承训镇守开城。
本战报却说就损失两千人,脸不红心不跳,由此可见,其不认账和乱记账,那是有悠久传统。
说到底,碧蹄馆之战,不过是场微不足道小规模战斗而已。
但微不足道,并不代表不重要。事实上,这确实是场改变战争进程战斗。
通过此战,死里逃生李如松明白两点:首先,敌人是很难打垮。
虽然日军被击败,但战斗力尚存,以明军目前兵力,如要硬攻,很难奏效。
这是个让人莫名其妙安排,因为明军本就兵力不足,现在竟然分兵四路,要想打下王京,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李如松已经放弃进攻计划。
事实证明,他们都错。
因为要攻克座城池,并不定要靠武力。
命令下达,进攻停止,战场恢复平静,日军也借此机会加强防守,整肃军队,等待着李如松下次进攻。因为在被忽悠多次后,他们已经确定,眼前这个对手,是绝对不会消停。
其次,朋友是很难指望。
在碧蹄馆之役发生前,李如松曾嘱托朝军随后跟进,人家确实也跟着来,但仗打起来,不是脚底抹油就是袖手旁观,仗打完才及时出现,真可谓是反应敏捷。
而更让李如松气愤,是某些混人。
此时正逢朝鲜阴雨连绵,火器难于使用,日军伏击失败后,全部龟缩于王京,打死不出来,还拼命修筑坚固堡垒,准备死守。但凡稍微有点军事常识人都明白,如果现在进攻,那就是寻死。
可柳成龙偏偏装糊涂,他多次上书,并公开表示李如松应尽早进攻王京,不得拖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