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考完,如果没有意外,基本能有官做,且至少是处级(举人除外),高考考完,大学毕业,如果没有意外,且运气好点,基本能有工作。
明代进士考试,每三年次,每次录取名额,大概是百五十多人,现在高考,每年两次,每次录取名额……
所以总体说来,明代进士考试,大致相当于今天高考+公务员考试+高级公务员选拔。
只要考中,学历有,工作有,连级别都有,如此好事,自然挤破头,怕挤破头,
所以两个岂有此理人,希望讨个公道。
在后世史书里,出于某种目,温体仁和周延儒归类都是*臣,也就是坏人。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至少在当时,这两位坏人,都是弱势群体。
在当时朝廷,东林党势力极大,内阁和六部,大都是东林派,所以钱谦益基本上算是个没人敢惹狠角色。
但温部长和周副部长认为,让钱副部长就这上去,实在太不公平,必须闹闹。
于是,他们决定整理钱谦益黑材料,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找到个破绽,七年前破绽。
钱谦益入内阁,般说来是没有对手,而他最终没有入阁,是因为遇上非般对手。
在崇祯十余年统治中,总共用过五十个内阁大臣,鉴于皇帝难伺候,下属不好管,大部分都只干几个月,就光荣下岗。
只有两个人,能够延续始终,把g,m进行到底,这两个人,个是周延儒,个是温体仁。
虽然二位兄弟在历史上名声差点(*臣传),但要论业务能力和智商,实在无与伦比。
不幸是,钱谦益对手,就是这两位。
七年前(天启元年)。
作为浙江乡试主考官,钱谦益来到浙江监考,考试、选拔、出榜,考试顺利完成。
几天后,他回到北京,又几天后,礼部给事中顾其中上疏弹劾钱谦益,罪名,作弊。
批判应试教育人曾说,今日之高考,即是古代之进士科举,罪大恶极。
觉得这句话是不恰当,因为客观地讲,高考上榜人,换到明代,最多就是秀才,举人可以想想,进士可以做梦。
之所以要整钱谦益,不是因为他们也在吏部候选名单上,实际上,他们连海选都没入,第轮干部考察就被刷下来。
海选都没进,为什要坑决赛选手呢?
因为实在太不像话。
海选时候,钱谦益职务是礼部右侍郎,而周延儒是礼部左侍郎,温体仁是礼部尚书。
同个部门,副部长入阁,部长连决赛都没进,岂有此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