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起民国年间,天津卫什样杂耍集中地段,首屈
指
是南市三不管,河北鸟市位于其次,还有
个不能不提
是河东地道外——泛指老龙头火车站
后身,过
铁道那
大片。东到大、小唐家口,西至朱家坟,南靠海河沿,北到祥发坑。
早年间只有铁道没有地道,遍地水坑沼泽、乱葬岗子,还有大片大片芦苇荡子,零零散散分布着几个小村子,人口也不多,村民们土里刨食,农闲时去车站、码头、仓库干些零碎活儿,挣几个外快。由于天灾人祸不断,河北、山东等地
灾民吃不上饭,听人说九河下梢五方杂处,能养活穷人,便拖家带口逃奔至此。盖不起正经房子
穷人,只能结草为屋,打苇开荒,平泽挖渠,垫土培基,逐渐形成
铁道环绕下
大片村落。当时
铁道疏于管理,外来
灾民也没见过火车,过铁道不懂避让,开火车
想刹车也刹不住,经常闹出事故,多次聚众索赔,引发
不小
冲突。最后由官府出钱,在铁道下挖
条半露天
地下通道,上边过火车,下边走行人,这才有
“地道外”
别名。
有懂风水人说过,自打开通
地道,若干村落形同
个大灶,地道相当于灶口。
阵阵大风灌入灶口,吹得灶膛里烈焰熊熊,将来必定百业皆兴,干什
什
火。到后来果应其言,随着四面八方
难民不断涌入,地道外人口骤增,
天比
天热闹。初来乍到
穷人,往往以卖苦力为生,比如拉胶皮、扯小套、打八岔、扛大包之类
力气活儿,早出晚归挣
天吃
天,勉勉强强饿不死人。渐渐混熟
人头地面儿,便有人勾结势力、拉帮结派,做起
行会生意,盘剥劳工,豢养打手,欺行霸市,大发横财。随着有钱人越来越多,供他们花钱
地方也多
。到得民国时期,地道外大街小巷、九衢三市,从早到晚人头攒动、络绎不绝,饭铺酒馆、曲艺园子、茶楼妓院
家挨着
家,有
是吃喝玩乐
去处。
在九河下梢为数众多玩乐场子中,总也少不
“说书”这
项。地道外三教九流齐聚,大大小小
书场子随处可见。说书
先生分成三六九等,按照各自
能耐高低,到不同
场子上经营业务。老百姓则根据自己
喜好,以及腰包是鼓是瘪,选择去哪个场子听书,这就叫“粮船十八帮,各有各主顾”。
整个地道外,最早也是最大个书场子,非蔡记书场莫属。地点位于义利斜街路南,
溜儿三间
门面房,内里也挺深,架设
尺二高
木台,上摆书案,围着大红
绒布,正当中绣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