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儿也不摆,回到家里晌午饭都没舍得吃,就等着晚上这顿
。好容易熬到钟点儿,拖着他那条瘸腿,
步三摇直奔地道外蔡记书场。
掌灯时分,蔡老板在书场子摆设酒菜,酒是烫好
直沽高粱,菜是四凉四热
炒菜捞面,卤酱齐全,外加各色菜码儿,够不上多讲究,可也挺实惠,四个凉菜:腊豆、酥鱼、炸河虾、南味什锦,四个热菜:摊黄菜、扒肘子、熘鱼片儿、蒸扣肉,
盆三鲜卤、
大碗肉丁炸酱,连带着糖醋面筋丝儿、五香青豆、红白粉皮儿,当中大盆里是过完水
手擀面,
桌子摆得满满登登,有红似白煞是好看。崔老道和蔡老板寒暄
几句,咽着口水落
座,正要动筷子,却被蔡老板拦下
:“崔道爷且慢,还有两位先生,说话就到。”
崔老道嘴馋心急,脸上虽没挂相儿,脑子里可直没闲着,琢磨着
会儿是先夹肘子还是先夹扣肉。菜码儿甭着急,反正捞面得少吃,那玩意儿占肚子,但是炸酱里
肥肉丁太馋人
,三鲜卤也是那意思……
果不其然,喝不到盏茶,又打门口进来二位,其中
位五十多岁,身后跟着个十七八岁
小伙子。蔡老板请二人落座,给崔老道逐
引荐。他们二位是师徒俩,师父姓周,名叫周成瑞,也是个说书
,而且是门里出身
高人,最早在东北角立竿儿占地、扯绳为界,在撂明地
众多艺人中,周先生算是前辈,能文能武能温能爆,他这
枝
门户里,有把竿儿
十三套大书,人称“十三宝”,周先生肚囊宽绰,
个人能说八套,没有
套说不响
,天津卫各大书场子抢着邀他。蔡记书场以往是
天两场书,晌午饭过后开书,头场上
叫“说早儿”,通常是能耐不济
,或者是师父为
抻练徒弟,让他登台练练胆子。会听书
不听这场,来早
也不进屋,非得等头场说完
才进来,单听正场书,行话叫“正地”。说这个场口
先生,大多要说
个时辰左右,有卖力气
能说到
个半时辰。眼下呛行市
越来越多,蔡老板为
抢生意,重金搬请周先生给他说正场书,此外还决定加开晚场,也就是晚饭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按说书
行话叫“灯晚儿”。书场子空着也是空着,晚上加开
场书,当老板
必然可以多挣钱。而正经有能耐
先生不说这个时间,学徒又怕压不住场子,这才想让崔老道过来,说几段出奇
玩意儿!
2
蔡老板在酒桌上托付他们三位:按照书场子里规矩,三个月为
“转儿”,先生说全
套大书,可以转战下个场子
,蔡记书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