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华大学教授李济先生带领考古队,近日在山东历城(后划归章丘)龙山镇发现史前遗迹……经过考古发掘,出土大量黑陶器、玉器、石器和占卜器物,并挖掘出座长宽数百米上古城墙……据悉,陶器、卜器和玉器当中,还刻有种与甲骨文迥异史前文字……从玉器种类可以初步推断,这座新石器时代遗迹跟华夏文明有直接联系,或为中国人远古祖先……”
文章还详细介绍蛋壳陶,因为薄得太惊人,现代烧陶工匠根本烧不出如此精美陶器。
报道出,立即震惊整个中国考古界,就连南方些考古专家都自发前来帮忙。
蔡元培主持中央研究院,此时正在筹划设立历史研究所。他听闻消息后,立即组织人手,并带着考古经费前往遗址现场。
……
时代遗迹与青铜时代遗迹重合!”
周赫煊穿越前是学历史,并非专业考古系毕业。他只对龙山文化有大致解,却不知道,龙山镇城子崖遗址,其实是三个上古遗址重叠。
这里有三座古城。
最下层属于新石器时代城墙,中间是青铜时代城墙,最上面还有座周代城墙。
在没有碳14测量技术年代,如此复杂情况,对于考古学家来说是无解,只能通过文物做出大致判断。而且费时费力,只这半个月发现,就能让李济等人研究二三十年。
而此时此刻,远在东北奉天,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正在实地考察。
此君经常全世界乱跑,从他足迹而言,可以称得上环球旅行。他前段时间在日本,后来去朝鲜,又经朝鲜抵
当《大公报》记者接到消息,前来考古现场拍照采访时,周赫煊终于决定离开,还顺走只残缺黑陶杯——反正出土有许多类似陶杯,够他们做考古研究,少这件无所谓。
整只杯子平滑圆润,表面散发着乌黑金属光泽。杯口比成年人巴掌要大些,杯壁薄如蛋壳,最薄部分只有0.2毫米,最厚地方也只0.5毫米,这烧制技术只能用巧夺天工来形容。
李济等考古队员,暂时将这种黑陶命名为“蛋壳陶”,因为它跟蛋壳样薄。
周赫煊路上小心翼翼地保存着,专门在镇上买盒子和棉花,生怕把这种极度易碎品碰坏。他并非是贪财,而是想留作纪念,几十年后捐出来给考古界做研究也是可以。
当周赫煊回到天津两日后,《大公报》新闻也随之出炉。第二版开头,刊载两张考古照片,张是蛋壳陶器物,另张是20多厘米长玉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