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读得废寝忘食,连午饭和晚饭都没吃,直到肚子饿得呱呱叫,才猛地发觉外面已经天黑。
囫囵着吃些东西,吕思勉又熬夜阅读半宿,第二天早上起床已经出现黑眼圈。他拿着《全球通史》找到校长张寿镛,开口便说:“伯颂兄,建议把这本书选为光华大学世界史教科书。”
“什书?”张寿镛问。
“周赫煊新作《全球通史》,”吕思勉推崇备至道,“此书写得极为精彩,内容通俗易懂,史学观点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大学生学习阅读。”
“原来是周先生著作,”张寿镛
民族、文化多个方面阐述分析中国历史。这跟周赫煊提出现代史学方法很近似,只不过没有周赫煊理论那完善而已。
《白话本国史》唯缺点,就是使用资料比较老旧,晚清以来新发现史学材料并未涉及。不是吕思勉学识欠缺,而是资料收集困难,毕竟凭个人能力编写中国通史太难。
吕思勉属于中国史领域专家,他对世界史也有涉猎,翻开周赫煊这本《全球通史》津津有味读起来。
“本书第编论述人类在文明之前200万年历史,其余卷编论述不足6000年人类文明史……”
刚读到开篇第句话,吕思勉就不由感到惊讶,这篇幅也太宏大吧。
周赫煊在民国时期写历史著作,最大优势除先进史学观以外,还有那层出不穷资料。对于信息传递极度原始人们来说,每次阅读周赫煊学术专著,都有意想不到惊喜出现,那些闻所未闻新资料可读性太强。
吕思勉带着兴奋和惊叹继续阅读,第编第章总论欧亚大陆,并涉及非洲和美洲。第二章开始写人类起源、旧石器时代和人种分布。第三章写农业起源、传播,食物生产,以及农业对人口和种族影响。
接着就是第二编,开始阐述欧亚大陆古代文明。
第二编内容还没读完,吕思勉便猛地精神振,因为他发现《全球通史》跟以往世界史专著明显区别。周赫煊在论述古代文明时,就已经展露出这本书最重要东西——全球史观。
《全球通史》把全世界人类历史看做个整体,各个地域、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其中包括商业上联结,比如古代丝绸之路,影响从远东、中亚到欧洲系列国家历史;也有文化上联结,比如字母文字发明,影响除中国以外整个古代世界;至于宗教传播和影响,也被归为文化联结其中部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