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哲浚有些惊讶,他没想到自己名声那大,居然让周赫煊如此重视。当即笑道:“周先生,们可不是第次见面,以前在北大见过。”
“有吗?”周赫煊实在想不起来。
向哲浚详细说道:“当时张作霖任命周先生做北大校长,正好就在北大兼职讲课,你就任演讲时候还在台下听着呢。不过当时北平学术气氛太恶劣,很快就没教书,经人推荐去南方z.府做司法部秘书。”
“原来如此,幸会,幸会!”周赫煊有些尴尬,他完全对那次见面没有印象。
向哲浚直奔主题,说道:“周先生,此次前来,是有件事要告诉你。关于报纸上那些负面新闻,是有人想要刻意抹黑你。周佛海是直接策划者,杨肇熉是参与者,背后还有汪兆铭影子。”
“百里先生,今晚就住这里吧,明天咱们起去南京。”周赫煊留客道。
蒋百里笑着说:“好啊,借你电话用,给家里打个电话。”
“请便。”周赫煊道。
就在此时,于佩琛敲门道:“先生,外面有位向哲浚先生求见,他说找你有重要事情。”
向哲浚?
“杨肇熉是谁?”周赫煊都没听说过此人名号。
向哲浚说:“杨肇熉是顶头上司,上海地方法院院长,他还是郑毓秀姐夫。”
“原来如此,多谢向先生通风报信。”周赫煊感激道。
此时还属于常凯申和汪兆铭蜜月期,汪兆铭这个国党副总裁、z.府行政院长权力极
周赫煊愣下,突然想起此人是谁。
未来世界瞩目东京审判,中国方面有两人最为知名,个是担任法官梅汝璈,另个就是担任检察官向哲浚。
由于日寇在战后有计划销毁侵略证据,向哲浚刚开始手里只有战犯名单,没有更多实际证据。他亲自带人到各地搜集人证和物证,并邀请东京法庭首席检察官季南(美国人)到中国,陪同季南实地调查“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相关情况,对之后战犯定罪量刑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向哲浚艰苦努力之下,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等主要战犯证据确凿,大快人心被判处绞刑。他还有个重大贡献,就是成功将“皇姑屯事件”发生日确定为中国对日本战犯起诉起始日,将原定起始日(1937年)整整提前9年,让大批日本战犯无法逃脱正义惩罚。
未来“远东检察官”居然来,周赫煊连忙亲自去开门迎接,热情地说:“向先生,真是久仰大名啊,今天终于见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