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必须镇压排日风潮;
四,中国如需要借款,日本愿予以考虑。
此外,日本还准备在上海设立2亿元信用额度,用来“圆滑”两国间贸易。
常凯申在看到这个方案第眼,差点气得掀桌子。这尼玛哪是“经济提携”啊,明摆着想把中国变成殖民地,想把中国变成日本原料基地和商品市场。
但戏还是得继续演下去,常凯申演技堪称影帝级别。两国谈判还未正式展开,他就提前表现出自己诚意,开始疯狂压制国内反日运动,就连周赫煊《非攻》杂志都被迫停刊。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轰轰烈烈两万五千里长征。
常凯申志得意满,终于召见日本驻华公使有吉明,并公然对洋人记者放出“中日友好”言论,引来社会各界阵狂喷。
日本方面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11月中旬派出考察团,在访问中国时候,甚至提出升级使馆建议——希望将两国公使馆,升级为大使馆。
外交使馆也是有级别之分,大使馆为最高等级,公使馆属于第二等级。公使可以由本国直接任命,而大使任命必须得到对方国家同意。
两者之间更详细区别,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此时驻美公使施肇基,他虽然代表中国在美国展开外交,但却没有权利请求会见总统罗斯福,更没有权利直接与美国高官谈判,除非事先得到授权。而旦公使馆升级为大使馆,施肇基就可以请求会见罗斯福,并直接与美国方面谈判。
背地里,常凯申顺手就把日本人卖,让财政部长孔祥熙给驻美公使施肇基发去密电,声称日本愿意出巨款帮助中国应付白银危机,并将共同携手对付美国。他将日本提出方案原封不动发过去,并转述日本态度,“日本人认为,西方国家绝不会有效援助中国,中国是不得不转向日本。”
日本那边也装得很像,甚至展开国内宣传。大阪《每日新闻》刊载广田外相“对华新方针”:若中国愿倒向日本,则日本将对中国予以切可能财政与经济上
30年代初期中华民国,好像还没有在任何国家设立大使馆。
日本这次显然抱有极大“诚意”,也可以说是迫不及待,升级使馆可以加快外交谈判进程。
日本外务省经济提携方案也很有“诚意”,具体包括:
,对作为“原料供应国”中国,给予人力、物力援助;
二,日本得购买中国原料,中国得购买日本工业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