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地方选举当中挫败保守党,也拿日本侵华屠杀来攻击工党,指责日本加快对外扩张步伐,是源自于工党执政期间纵容。工党同样拿此事来反击,说保守党妥协外交政策,才是酿成日本武力扩张罪魁祸首。
周赫煊这趟伦敦之行,显然同时卷入英国“可战派”和“弃战派”,以及保守党和工党之间政治斗争旋涡。
英国最大反战团体“国联协会”(可战派),以及刚刚成立就气势如虹“和平誓约联盟”(弃战派),不约而同向周赫煊发出邀请,希望周赫煊能够参加他们组织公众演讲。
毫无疑问,周赫煊反战讲座,已经触碰到英国人最敏感G点。
整个十月份,周赫煊就在演讲和讲学当中度过。他这次学聪明,只是不断重复反战与和平,并不透露自己站在哪边,更不会傻到说什“以战争求和平”。至于“反法西斯”论调,周赫煊更是提都不敢提,不然肯定会惹怒“弃战派”。
们前面说过,和平主义在30年代英国属于政治正确,不容任何人站出来反对。
因此,包括铁血主战丘吉尔在内,也必须是“和平主义者”,至少要标榜自己是“和平主义者”。
如何达成世界和平?
英国人分成两派。
派叫做“可战派”。以丘吉尔和艾德礼(工党领袖)为代表,他们认为反对战争必须使用物质力量,包括最后使用军事力量,相关团体为“国联协会”(LNU)。
于是,“可战派”和“弃战派”对周赫煊更加尊重,千方百计想把
派叫做“弃战派”。以兰斯伯里和道森(《泰晤士报》主编)为代表,他们谴责和反对切战争,面对危机冲突,主张通过协商合作来解决,相关团体为“和平誓约联盟”(PPU)。
到30年代中期,这两派分歧越来越剧烈,彼此之间不断争夺会员、资金和支持者。
搞笑是,他们使用手段大同小异,即通过媒体用战争来恐吓民众,导致英国老百姓越来越惧怕战争。后来张伯伦竞选首相时提出口号,干脆就叫“投张伯伦票,就多份和平”。
周赫煊在伦敦大学讲座内容,就好像是给英国“和平主义者”们提供弹药,他们又有战争恐吓新鲜材料。
其中以《泰晤士报》和《观察家报》最为积极,这两份报纸挑选最惨烈几张屠杀照片,用三分之版面来刊登图片。他们不断强调战争只能带来死亡,呼吁日本停止对华侵略,同时又号召英国人民支持“和平运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