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林西报》主编哈维德先生,日前告知笔者,周先生已在欧洲被誉为‘伟人’、‘大文豪’,其所有作品都已卖缺货。只伦敦地,就有12台印刷机日夜不歇,专门赶印周先生著作。”
“包括伦敦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巴黎大学、柏林大学在内14所欧洲顶级学府,已向周先生发出学术交流邀请,并拟颁发荣誉文学博士学位。伦敦市长近日宣布,将授予周先生‘伦敦荣誉市民’称号……”
……
其实,就在世界各大通讯社,公布周赫煊获得诺贝尔奖那天,中国也发生个大新闻。
汪兆铭遇刺!
在们印象中,民国时期报纸,标题应该是严肃、内容应该是文白夹杂。
其实绝非如此……
比如何应钦当湖南省长时,清明节回乡扫墓,报纸标题是《何省长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墓》。
比如赞扬丰子恺画技高超,不需画表情就能凸显人物情绪,报纸标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又比如报道物价飞涨、工资不涨标题:《公教人员不是东西——是东西也应当涨价!》、《物价容易把人抛,薄烧饼,瘦油条》。
而且幕后黑手第嫌疑人是老蒋。
常凯申有非常大作案动机,比如他最近正在收权,跟汪
这次《新闻报》就取个好玩标题,叫做《诺贝尔炸不死周先生,周先生征服诺贝尔》:
“……据悉,刺客向周先生投掷三枚炸弹,使用是自制胶质炸药。这种炸药,威力巨大,恰好由诺贝尔发明。而在周先生遇刺第五天,他征服瑞典文学院,顺利斩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
“从周先生创作出《神女》至今,已是第三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据某位欧洲学者透露,周先生这次拿奖过程波折,他最大竞争对手是欧尼尔。欧尼尔先生开创美国民族戏剧,是美国戏剧界第人,他作品在欧洲也广受追捧。”
“般而言,诺贝尔奖决选投票最多四轮。周先生与欧尼尔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竟让瑞典文学院院士们难以抉择,连续三轮投票都不分伯仲。诺奖官方破例增加投票轮数,直到第七轮投票时,周先生才终于取胜。”
“周先生之获奖,证明中国也有伟大文学,也有伟大文学家。周先生之战胜欧尼尔,可说是中国文学打败美国文学,让四万万同胞在国际上扬眉吐气。放眼整个亚洲,荣获诺奖者,只有印度泰戈尔,以及中国周赫煊。泰氏获奖,令世界不可小觑印度;今周氏获奖,亦令世界不可小觑中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