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重庆主城区就是这样子,几乎每条街道都有窝棚。人们每天照常起居工作,随时准备往防空洞跑,坚强而勤劳活在战争年月。
不时能看到学生志愿者,男学生们自发充当消防员、巡逻员和搬运工。女学生则担当救护人员,在药品不足情况下,她们大都只能带去些精神安慰。
药品真是匮乏,周赫煊旗下药厂生产药品,90%都已经运往前线,普通平民很难买到,也买不起。
“林主席来!”
林森还是那样轻车简从,身边只带个司机出门。他下车就被学生们包围,非常有耐心地微笑挥手道:“同学们辛苦,老朽在此感谢大家!”
抗战时期重庆有三大戏院,今年五三、五四大轰炸以后,就被炸得只剩下国泰大戏院家——另外两家刚刚修复又被炸。
到明年初,重庆川剧演员协会成立,川剧人集体投身于抗战事业。但他们却找不到演出场所,只能在街头巷尾、操场院坝拉起幕布就开演。
南京大屠杀纪录片国内首映,就定在国泰大戏院(后世解放碑附近)。
21世纪重庆最繁华解放碑商圈,此时已经成片废墟,处处是弹坑、残垣和瓦砾。某户周姓人家院子里弹坑最大,人们把弹坑填平,在周围建起圈花坛,种上小树和花草,弹坑正中央树起座炸弹型建筑物。
这座建筑物由中国电影制片厂道具部美工们设计制作,材料皆是电影布景用过废旧木材和布料。它被命名为“精神堡垒”,意在警示国人自强不屈、坚持抗战、奋发振作。
“林主席,们不辛苦!”学生们高喊。
每次日机轰炸过后,赶到现场救火消防员,超过半以上都是男学生。他们接受过
“精神堡垒”自五四大轰炸之后就开始建造,中途又被炸两次。它就像永不屈服中国样,次次被炸毁,次次又重建,历史上直到1941年底才真正完工。
在“精神堡垒”建成以后,由于多次受到轰炸,再加上不堪风吹雨淋,“精神堡垒”很快就倒塌。人们只能清除废墟,在基座上立起根木杆代替,那根木杆便成抗战中新精神堡垒。
抗战胜利后,象征精神堡垒木杆,变成座屹立不倒抗战胜利纪念碑,后来名字改成“人民解放纪念碑”。
这就是重庆解放碑由来。
周赫煊坐车过来时候,精神堡垒还在建设当中。四周残垣断壁之下,到处是临时搭建窝棚。这些窝棚主人,有些是从外地逃来战争难民,有些是被炸毁家园本地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