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渊不再说话。
王阳明坐在那里好半天,终于开口道:“你不要再作诗词,容易引来
些麻烦事。”
麻烦事很快便来。
只用几天时间,那首《临江仙》就传遍贵州城。准确来讲,是传遍贵州城
文化圈子,这个圈子实在太小,根本瞒不住消息。
便是回乡考试科举移民,都被《临江仙》给惊艳到,
个个跑来书院想见识神童。
王渊只好把那首《临江仙》写出来。
王阳明面对纸笺久久不语,沉默足有半刻钟,突然说:“你没有见过长江,就写‘滚滚长江东逝水’?”
王渊回答:“没有见过长江,但
读过《三国演义》。”
王阳明摇头道:“这首词,不符合少年心境,你还有什瞒着
吗?”
此时轮到王渊沉默,好阵才说:“三岁
时候,没有人教
识字。
阿爸捡来
本《华严经》,
当场便诵读出来,那些字仿佛刻在
脑子里。这首词也是
样,突然就涌现出来
。”
书房中。
王渊拿出本书说:“先生,你要
《周元公集》。”
王阳明正在喝药,差点把药给喷出来,质问道:“不是让你誊抄部吗?”
“既有现成,为何要抄书?”王渊
副理所当然
样子。
说得好有道理,王阳明竟然无法反驳,当下又好气又好笑:“易家藏书概不外借,你怎把书借出来
?”
王渊闭门苦读,谁都不见,每天都在阅读历届科举范文。
“王二郎,这回恐怕推不掉,左布政使点名要见你。”小厮王祥跑来通传消
“宿慧?”王阳明表情复杂,似乎竟然有些相信。
三十岁之前,王阳明是有神论者,甚至好几次想要出家修仙修佛。
三十岁之后,王阳明渐渐不相信有神佛存在。直至龙场悟道,彻底转变为无神论者,认为自己
心,便是天地鬼神之主宰。
但是,理学和心学,都不否认有生而知之者!
甚至朱熹还把生而知之者描述为第等人,因为天理本就存在于人们心中,生而知之者
天理与天性都未被蒙蔽。普通人
天理、天性被蒙蔽
,就要用后天
努力去清除蒙蔽,让自己
天理、天性恢复本来面目。
王渊想想说:“可能是
有
颗立志向学
赤子之心,易家那位老先生被感动
,准许
可以同时借出三本书。”
“顽皮!”
王阳明抄起案上戒尺,轻轻敲打学生脑袋:“说实话!”
王渊据实相告:“易老先生让作
首诗,
便写
首词出来。”
“是什词?居然能让易家借书。”王阳明颇为惊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