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嘛,碍于各种原因,有些人视而不见,有些人只选择性看见。
比如杨廷和,他也想改革,想让皇帝废除皇庄、皇店,想收回勋贵、太监手中大量田产,想裁减臃肿不堪锦衣卫,想整顿耗粮无数却又没有屁用京营。唯独,杨廷和不敢对文官集团下手。
杨清刚好相反,上来就对文官集团下手,居然从裁撤冗官开始搞,刚把话说出来就被堵回去。
皆不可取!
李东阳告诫道:“你现在还年轻,要耐住性子,四十岁之后再改革也不迟。如今最重要,是稳定局面,大明朝这间破房子经不起折腾。这份改革方案,送给你,希望你能时时自勉。”
是专宠万贵妃朱见深,朱厚照爷爷。那个时代才真有亡国之相,流民动辄上百万,而且国家财政也塌糊涂,朱见深靠着各种手段才拉回来。
可惜,史官对朱见深抹黑,点都不逊色朱厚照。
《明史》关于万贵妃记载就离谱,资料来源于明末清初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而毛奇龄资料又来自哪里呢?来自万历朝于慎行《谷山笔麈》。于慎行又怎知道这些呢?他在翰林院当侍讲时,听个宫中老太监闲聊得来,而且是被迫辞官十六年,窝在家里无所事事瞎写。
清朝编撰《明史》,居然引用倒三四手野史资料,而且利用春秋笔法写得煞有介事,甚至连乾隆皇帝看都觉得荒唐。
有人说,土木堡之变,让勋贵集团蹶不振。
王渊奇怪道:“阁老为何会选?”
李东阳笑道:“都说,最近二十年内,都不是改革好时机。朝政和天下,肯定会步步坏下去。等到足够坏,你差不多也该入阁,切都瓜熟蒂落,到时候再改革就没那大阻力。做官就需忍耐,忍到最后,你就赢。而你,十多岁就是翰林院学士,你有足够时间去忍。”
就是让当老乌龟呗。
但是,夺门之变,勋贵集团又起来!
这种起来并非表现于朝堂和军力上,而是表现在侵田敛财上。明朝土地兼并剧烈开端,就在夺门之变以后,勋贵靠着“从龙之功”疯狂请田,文官、太监、武将,甚至是皇帝也开始乱来。
他们理由还很正当,因为当时流民数百万,北方有无数土地抛荒,正好可以去占有这些无主之地——荒着多浪费啊。
口子旦打开,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朱见深能够稳定局势,已经算非常合格皇帝。但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直拖到现在,不改不行,有脑子*员都知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