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王渊调来两营豹房士卒帮忙,可这些士兵妻儿老小都在京城。留驻大同年可以,时间太长必然思归。而且这两营火器比例高,军饷和维护成本也高,长期扔在大同会惹来无数责难。
席书必须争取在年半载之内,彻底完成整个大同镇清田、清兵事宜,还得抽空镇压兵变,遇到蒙古入侵也得自己顶上。
而军队后勤也是问题,后勤军官是席书打击对象,这些家伙肯定会在关键时刻拖后腿!
席书左思右想,决定先不清田,把山西行都司弄翻再说。
山西行都司治所,就在大同府城之内。这两次兵变,都司*员都逃跑,正好可以趁机清查账目。
后两年够他忙活。
大同镇与辽东镇,都是大明九边之,但实际情况相差迥异。
这说吧,大同镇卫所系统,虽然依旧还存在,但营兵至少占到半左右。即,辽东以卫所制度为主,大同这边卫所、卫戍制度参半。
历史上,由于嘉靖朝多次爆发大同兵变,大同镇干脆全面转换为卫戍制——卫所兵只需种地就可以,彻底沦为农奴。卫所军官保留世袭身份,但以作战军职而论高低。军事单位不再论卫所,只论城、堡、墩、营,精锐兵力全靠招募而来。
这种变化,是从正统年间开始加剧,皆因卫所士卒不堪用,无法抵御蒙古入侵,只能逐渐转为募兵制。
席书带兵控制大同城,直接把行都司府库和账目查封。先补发两个月月粮,以此收买普通士卒,接着就是查账,口气弹劾三十多个都司武官。
王渊在京城积极配合,联合兵部(王琼地盘),从外地调去新都司*员。
刚把山西行都司按下去,席书再次遇到大老虎。
宗室,代王朱俊杖!
大同军饷粮草,部分自行解决,部分靠
似乎是种军事上进步,无奈骚操作太多!
首先,常年拖欠正工资,只发口粮和战时补贴。其次,旦战事不那紧张,就大量裁撤被招募士卒,以此来缩减朝廷军队维护费。再次,募兵更利于武将吃空饷,搞得朝廷更不知道大同有多少兵。
席书不但要凭借武力镇压,清理整个大同军田。接着还要清理兵额,那玩意儿比清田还复杂,能把所有本地将领都得罪完。
席书这个三边总督,根本不敢离开军营,去哪儿都得带兵保护,否则他必然死于非命。
更可怕是,万蒙古南侵,只能自己带兵顶上。本地将领都不需趁机报复,只要按兵不动就行,旦蒙古军队酿成大祸,朝廷很可能把席书治罪下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