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国内阁和六部主官,七成以上都是出身寒微物理门徒。
他们对大明没有什认同感,在吕宋做官之后,干脆把全家都接来。他们特别喜欢挖大明墙角,长期致力于移民拓土,并且把吕宋教育体系也改。
吕宋小学,由大明生员或秀才担任,教是传统蒙学和四书。
每个基层老师,每年可推荐个学生,送往所属州城中学读书。州城中级学校,授课内容改成数学物理,老师皆为物理门徒,而且不收取学费,食宿费用亦全免。
这些由国家财政培养中学生,每年可毕业上千人,大概相当于后世初中水平。
王渊打量着自己长子,曾经那个跟熊猫起玩耍孩童,如今已是三十岁吕宋国主。
或许是吕宋太阳毒辣,本就偏黑王策,如今被晒得更黑。他已经蓄起两撇胡子,但颔下胡须被剃光,显得成熟而又干练,身上更有几分凶悍威严。
“你很不错。”王渊赞许道。
王策嘿嘿笑道:“父亲过誉。孩儿能在吕宋创下家业,不过是凭借父亲船队和弟子而已。”
王渊摇头:“亲传弟子,主要都留在大明。随你打拼物理门人,多为工商学校学生,你可以把他们用好难能可贵。”
在他们还没毕业时候,各方就已经开始抢人。吕宋官府抢着要人,各路船队抢着要人,就连吕宋陆军和海军,都喜欢招这些中学毕业生入伍,随便培养两三年就能升为军官。
王策还建所琰州大学,每年招收名额只有五十人,非成绩优异者不能入读。
琰州大学学制为五年,而且严进严出。学满五年但考试不合格,直接发给肄业证书,让他们自己谋生路去。只有考试合格者,
多亏大明户籍制度。
隶户、乐户、匠户、灶户、军户,诞生于这些户籍孩子,基本没有真正前途可言。就算匠户、灶户、军户子弟,除长子之外都能参加科举,但能考上属于凤毛麟角。特别是军户子弟,你想考科举可以,但你爹至少得百户以上,否则你连读书束脩都凑不齐。
而天津和杭州工商学校,不但免收学费,提供顿午餐,且不拘任何户籍出身。
大量贱籍和贫困子弟,被父母送到工商学校读书。他们虽然也学四书五经,但都属于浅尝辄止,主要还是修习数学和物理。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有资格科举,也肯定是考不上。他们都是“读书人”,却又不被大明士子认可,再加上户籍因素,导致这些人非常喜欢抱团,并且纷纷前往海外谋生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