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庾条详谈台中昨日发生事情,沈哲子心中更无疑难。不过对他家而言如此大
喜事,却要由别人口中得知,终究有些不爽,继而便考虑起来要将自家人送进台城。未必需要掌握多大权柄,关键时刻能够向本家传递消息,并且独立于各方之外表明自家对事件
态度,眼下来说便已经足够。
沈家如今在都中为官者不少,但真正能在台城参与大事、出入无禁却几乎没有。他
族叔沈恪入都后虽有散骑常侍加衔,但距离这种层次
动荡之源却仍太远,能闻者也是道听途说,难免疏漏。
得知这个消息后
,吴郡水道只要畅通起来,他就有足够手段予以施加影响。
庾条亦知水道便捷对于货运周转意义,他倒不清楚吴郡水道具体通航情况,但沈哲子既然提出这个问题,他就不敢等闲视之,拍着胸脯保证
定尽力促成此事。
明明是大家都能分享好处善事,推动起来却诸多障碍,沈哲子心内也觉苦闷。其实这种大规模
水网工程,最好能置于强力
家予以掌控,如此
来能够统筹调配,也能得到妥善
养护维持。
江南水路虽然发达,但却不能形成极大战略优势,这是因为东吴以降,南六朝掌权者或因时局不稳、或因权柄不够,能够修整
水道或是
时、或是
地,没有
个统
规划,自然也难将潜力完全释放出来。
这件事情上,沈哲子亦不敢操之过急,须知就连隋炀帝那种乾纲独断、大权独揽帝皇,都因运河而饱受争议,间接断送
个大好时局。但运河
意义之大又无需赘言,中唐以后朝廷得以苟延残喘续命,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运河源源不断
输送江南钱粮以维持局面。
番畅谈,不知不觉便已经到
傍晚,庾条倒是想留下来秉烛夜谈,继续倾听沈哲子
教诲。然而沈哲子却作懵然,并不出言相留,于是庾条便只能意犹未尽告辞离去。
又过夜,天还未亮,庾条便再次登门,除
继续商讨隐爵改制
问题之外,也带来
台城最新
消息。
“哲子郎君,大喜事!丹阳张氏自保乏术,已经不足为患,帝婿之选再无疑难!”
刚进门,庾条便大笑着对沈哲子说道,神态间似乎比沈哲子这个当事人还要高兴得多。于他而言,沈哲子娶
公主,便成
他
甥婿,彼此也算结亲,联结自然更加紧密,可以更加无所顾忌
共商大事。
庾亮手段这快对张氏发难,沈哲子倒不觉得意外。这件事情,庾亮亦能得利不小,重归台中抖擞威风,再立威严,示好方镇同时缓解侨门怨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