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哲子听到郭诵此言,神态亦是微微动容。这话不啻于在向沈哲子保证,哪怕日后他悖行礼法、流于叛逆,对方也不向弃!感动之余,沈哲子亦不乏感慨。
人非草木,各有所感。朝廷防备流民帅,这对于稳定江
心,继而便有大批部众转投羯胡,最终无法再立足江北。因而彼此之间恩义早无,只剩仇隙。
郭默运气要好得多,他南来时,正逢王敦之乱,郗鉴归朝,肃祖大肆提拔启用流民帅。这北地悍将
旦归朝,便获重用,统率宿卫颇立战功,渐渐在江东站稳
脚跟。如今更是担任北中郎将,监淮北军事,假节。虽然因为刘遐部将反叛而搞得灰头土脸,但在台中却不乏声援,声势并不算弱。
除这些人为
障碍,沈哲子要为李矩争取封谥,这跟当下
时局也是隐有相悖。随着庾亮执政以来,
反此前肃祖对流民帅
宽容优待,开始打压疏远。
虽然有众多困难,但沈哲子既然在郭诵面前道出此事,便已经决定要发力促成此事。除借此延揽郭诵等这些李矩旧部之外,沈哲子也是真心想为这位在北地浴血奋战、苦苦抵御羯胡、匈奴肆虐
孤忠壮烈之臣做
些自己力所能及
事情。
诚然逝者已矣,然而如今在北地仍有众多坞堡主在艰苦奋战支撑着。这些人未算良善,但其中绝大多数心内都有
个共同
信念,不到万不得已、无以为继时,绝不曲事胡虏!所以,沈哲子不只要为李矩请封,还要是那种天下侧目
大封!
“郭侯快快请起!”
沈哲子赶紧弯腰搀扶起郭诵,神态亦是凝重道:“你们这些忠义勇烈,铁骨铮铮,抛洒热血,守华夏!但凡冠带之人,岂能不俯首而拜!如此壮节,绝非春秋能抹,纵使眼下小屈,千载之后,亦是人间壮气故事!
能做
,只不过是不使忠义寂寞,怎敢受郭侯如此大礼!”
郭诵听到这话,神态更是激动。朝廷见疏他们这些北地执兵流人,但是剖心自问,他们所思、所感、所为无点亏于朝廷!哪怕道途行绝,山穷水尽之时,仍不甘心屈于胡虏蕃治之下,不远千里而来再拜王廷!
然而迎接他们,不是盛誉和劝勉,而是层层
阻碍,令人绝望
疏远!可是他们又做错
什
?
南渡以来,心中预计诸多委屈,这时候在沈哲子
话语激发下,
瞬间激涌出来。郭诵眼眶通红,对沈哲子凝声道:“寒伧不识名礼,惟求知己,舍身相报!郎君若能克成此事,使
荥阳义血免于错抛,于
而言,不啻再造!日后郎君但有差遣,生死皆随而已,绝无相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