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走羊贲之后,沈哲子便吩咐已经聚集起来
家人们整理行装,即刻就要出发。既然王舒进入
曲阿,不必斥候探路,也知左近并无敌踪。
过往几年,曲阿聚集大量
人力物力,
时间是很难尽数撤走
。别
不说,单单这些屋舍工坊便转移不走。而且还有大量
雇工,也很难随队撤离。损失是必然
,无可避免。
所以沈哲子才希望纪友不要硬抗叛军,必要时甚至投降曲事之,以期能够尽可能保存曲阿
元气。无论苏峻
军事目
是什
,凭其手中
兵力绝无可能趟平江东,只要曲阿不旗帜鲜明
反对他,他也不会在曲阿浪费太多兵
所谓言行,便让他积攒
许久
怨气。
王舒权柄最盛时,也曾经担任过分陕之重,讲到军略,并不逊于堂兄王敦,治军之严明,甚至犹有过之。太保为他谋求军职,王舒也是乐见其成,但犹有不满是,既然已经加节,为何不再更进
步假扬州刺史职?以至于让他落到如今这
窘迫,名为都督,实则权柄大打折扣,更似是这群子弟
护卫首领,在这场乱事中,极难有所作为。
子弟们这些言论落在王舒眼中,让他更加有感于他家实在后继乏人,众豚犬之才。非其自傲,他向来觉得儿子王允之才是其家后辈第
人,哪怕太保之子长豫、敬豫都要稍逊。
哪怕彼此素无交集,但王舒亦知沈家子绝非庸才,用这理由拒绝,不过是给自己添堵而已。说实话,他也根本不强求能够尽掌沈家部曲,这些私兵即便纳入进来都不好调度,之所以有所图谋,其意还在会稽沈士居。
无论沈士居是何心肠,他家这大
部分力量纳入自己统序中来,不啻于切断
沈家再有摇摆
余地,与此同时亦给吴中其他人家做出
个榜样。待到与苑中太保取得联系,争取
个暂代扬州刺史名义,继而节掌吴中各地
义军。
略作沉吟后,王舒下令道:“拔营,继续前进,云阳乡内驻扎。”
既然此子不肯接受自己给予官职,那
他就赖在曲阿不走
,反正到别处也都是浪荡而行,曲阿周遭地形本就不错,大可修筑营寨以固守,即便叛军攻来抵抗不利,也可以南撤经茅山入义兴。
彼此距离这近,沈家子就算不接受自己给予
官职,那也没什
关系。日后若再想要,自己还不给
!
同时,他又望向儿子王允之说道:“稍后深猷自率部,前往曲阿县中清点军户,征召入营。还有县内宿卫溃部,
并接收过来!”
王允之起身领命,而后便率领两名亲兵行出大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