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军队统统列阵完毕后,庾怿再次登台,面对众军高声诵读讨逆檄文,刑白马而誓三军。檄文之后,军乐响起,出
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
来矣。
铿锵鼓点,壮烈
鼓吹,几首军乐行过之后,整场仪式便将近尾声。沈哲子等受节统兵之将则被指引上台,接受正式
任命。
荆州刺史陶侃进号征西大将军,使持节,大都督,为勤王各军之首,统领平叛事宜。江州刺史温峤进号骠骑将军,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中军将军王舒进号卫将军,持节职事如故。徐州刺史郗鉴、东扬州刺史沈充亦如故。
随后又是其他各州郡长
收复京畿!”
兴男公主深深下拜,然后才疾行退下,由侧门离开殿堂。
皇太后深吸口气,强打起精神来,待到门外再作请言,才长身而起,在
众复行入殿中
女官们簇拥中,缓缓行出殿堂。而后又在庾怿等人
护拥中,登上
大辇。
看到皇太后身边并无琅琊王身影,沈哲子也松口气,看来自家娘子办事还是稳妥。早先皇太后无意间流露出来
那种态度,让他有所警惕。
自家这岳母对政治信号有多迟钝,沈哲子也是多有领教。假使琅琊王在今天露面,在有心人眼里不啻于皇太后默认或暗示琅琊王可为国继,不乏有人会妄动肝肠,比如自家老爹。勤王救驾,亦或拥立新君,旦有
两个选择摆在眼前,再落实到行动上,便会有极大
不同。
接皇太后之后,
众人再徒步行到京口南郊。这里早已经用土石搭建起高高
祭坛,群臣于坛下跪拜,庾怿则登台趋行上前由皇太后手中接过祷文,立在台前高声吟咏。
祷天之后便是祭祖,司马家祖宗们也算是开
眼界,由洛阳转到长安,在长安到
建康,如今又在京口露
露面,阅历可谓丰富。
这场冗长
礼节后,沈哲子也是跪得腰膝酸软,待到祭坛下鼓响,便与其他职任统兵之将
同退场。
三通鼓响毕,群臣也已经尽数转移到祭坛下望台上坐定,接下来便是各军入场。首先入场
乃是如今归属行台直辖
南徐军队。这
支军队成分比较复杂,除
淮北军和京口本地招募之外,还有吴中各家帮忙凑起。像徐茂等早先
流民帅,如今也被分入这支军队中。庾翼如今也在军中担任督护,只是不得假节。
步骑甲士们缓缓行过祭坛,对上叩首山呼,而后徐徐退到右边列阵。接下来便是沈哲子暂任督护东扬州军队,那豪奢
军备
俟登场,便吸引
所有人目光。看台上不乏有人高呼“壮哉吴中儿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