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都引经据典,力图钻研别人都不知道偏僻典故,就只他这篇是纯从经典中举典故阐发《春秋》大义;而且他这里几份考卷都依《胡传》将“尊王”与“天理”连系上,借春秋故事讲性理之说,唯有宋时这里,却是字不涉“理”,只讲“义”……
他拿着笔手重几分,笔尖落到纸上后不即运转,仿佛要留下个深深“点”,然而在他提起笔时,那笔尖又沾着纸面飞快地划过圈,将那第二等“点”改成第等“圆”。
考生作文章当肖圣人口气答题,便不依《胡氏传》又如何?他字字句句却都恪守《春秋》《左传》本义,篇文章头尾相顾,严密如织,怎能强添进性理之说?
且朱子曾说,治《春秋》只当以史书治之。此文代圣立言,非代胡氏立言,但遵经传,何须处处依《胡氏传》!
他又将这篇文章反复读数遍,甚至拿案上另外几份词旨俱佳《春秋》考卷对照,仔细研读,比较优劣,最终将他卷子压在最上头,深叹声。
“这才是得正名本义之作。他人文章虽多引经据典、虽能论接天理,却乱立言之本,分薄述春秋大义,责诸侯不臣之罪笔力。”
凭这篇文章,便足以压县生员,在《春秋》房里轻轻取个经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