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到边关这几个月,亲眼见边关诸将占军屯为自家土地,将军士转为私兵,吃空饷、侵占军屯土地、强迫士兵为其耕种等等情形。而他在大同巡视时也曾几次遇到达虏袭掠,亲眼见当地守城将军懦弱怯战,放任虏寇在城外劫掠百姓和朝廷牧场。
他便三催四催地逼着那些将士领兵出城,也仍有畏战不出、有才出便败还,还有库中竟凑不出兵械装甲……
边堡、卫所,到有人住卫城、县城,驻军敢战能战少,倒是百姓间有不少组织起弓箭社,带着枪棒弓箭抗击敌人。
有血性百姓尚在,有血性将士却怎召募不来?
他代天巡狩,负是天子期望,边关百姓、中原万民生计,自不能放任那些无能庸将把持地方权势。虏袭大同右卫时,他便行天使权威,临阵罢免在敌
都没贴过,怎给师兄就如此精心装饰?
众人既想不出宋时刻意讨好桓凌理由,桓家也没第二个正当摽梅之年闺女,只能说他们师兄弟情谊深长。
好在翰林院诸贤是见过世面,二是有君子之风不议论别人,绝没有到宋时面前来追根究底,倒是把桓凌那封信和《鹦鹉曲》抄下来,慢慢传抄开来。
没过多久宋时便听说,给他打尺子那家匠人也暗暗把游标卡尺改名叫作鸳鸯尺,到他家订尺客人激增——十个里有八个不是搞理工类工作,而是要买去当订情信物。
……算,这也算有利于技术传播吧。
鸳鸯尺这名字也不是全无好处。有符合时代名字,游标卡尺热度激增,尺大热倒又带动羽毛球次改良:因游标卡尺量度更精细,羽毛球球头就削得更圆润,修出羽毛长短宽窄精确到毫,球在空中平衡更好,不容易飞偏或打旋。而又因羽毛尾尖乍起圆弧大小能测得更精确,各家匠人反复试制后,做出球也能飞得更高更远。
也有几家铁匠铺跟风学着打游标卡尺。技艺不足打不出来,也要挂个尺在柜台上,来客人便说自家东西都是鸳鸯尺量过,保证打造得处处精细。还有那做木工、竹工、砖瓦、玻璃、瓷器……各家店里摆个尺镇着,就仿佛技艺平白地高出筹,卖东西都更有底气跟客人吹嘘。
毕竟这鸳鸯尺不是匠人做东西,而是宋三元所制,有桓佥都御史新自度曲唱其好处!
桓凌书信太长,只在文人中流行,这套《鹦鹉曲》却传至大街小巷,凡卖游标卡尺处都有人能唱几句《鹦鹉曲》。
而在他曲子满京传唱时,道道密折也从西北边陲寄至宫中。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