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宋公这样清廉公正,将来得个“文端”“文肃”“文清”,成天下*员榜样也未可知。到时候他名垂青史,他们这些下属是蹭个好名声好,还是和那位林文穆公从前属下般叫人当作*佞议论好?
程经历比他们早会儿到堂上,领受过宋大人关心,更要替他说好话:“看宋大人也不是不识人间烟火,不然怎想到制耐火砖?若那耐火砖真能推广到民间,光府里能留下商税就能有多少?若作官营,那可就更不得……”
而且宋大人是个体恤下属人,开个会又是送纸又是给印文书又是给他拿水晶镜,
初来,怎会挑人?这却要请赵兄同苑兄、程兄各荐贤才,列出年资、实绩,看哪个书办更能干、更沉稳可靠,能得三位贤兄共举,便选哪个。”
他这大领导选人,下面部门经理都可以举材不避亲嘛。不过推荐之前把实绩拿出来,光凭着他是哪个领导儿子、哪位关系户塞进来就硬往上推,可别怪他不答应。
原本按官场规矩,这种采办好事都是知府安排心腹,或是他们要安插什人上去,也得分润些好处给同僚。然而这位大老爷却是任人唯贤到极处,凡提名,都要详审履历,还要叫人上堂朝朝相、问问话……
还出些口算题,叫人当面算出数来。
被举荐来文书人里或有应答不对,算数不准,自家在众目睽睽下丢人,灰溜溜地下去不说,他们三个推举坐在堂上也跟着丢脸。
这场会开得十分熬人,等到宋大人终于挑出个会算帐、文字好、三十出头、年富力强胡书办交托大事,三位陪座大人也都累得有些气虚出汗。待出正院,回忆起方才那场会,真是又羞耻又后怕:
莫不是以后做事都得这样开个会再定吧?难道什大事小情都得当着大人商量明白?
哪个做外官没有些私心、不养些私人呢!宋大人果然是个不识人间烟火翰林出身,自己不贪权、不爱财,唯贤是举,也要拉着大伙儿块儿做神仙?
马同知心间萦绕着些清愁,却还是忍着幽怨拉住苑、程二人,低声嘱咐两人:“宋大人是个三元及第名士,又是周王半个姻亲,这汉中府里谁敢违逆?他要清廉刚正,咱们就得跟着清廉,不可与他做对。岂不见前朝林文穆公,做地方官时清廉得上官下官都得跟着苦捱,不然就受他弹劾、惩处,偏他又有清誉、有政绩,谁也不敢动他,只能到考绩时拼全力抬他升迁……”
最后竟把他抬到中枢,成御史,最后还得文穆这个好谥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