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不禁默然,半晌叹道:“当如何免劫?还望先生指点。”
沈舟虚道:“第,须得与严家日渐疏远;二要借此数年间歇,火速平息倭乱,若有此等大功,将来就算受到严家牵连,也不致于丢
性命;第三点最为紧要,须得提前找到那位倒严
新宠,极力拉拢于他。”
胡宗宪皱眉道:“前两条倒也罢,但这第三条却太难,就好比
场豪赌,走错
步,满盘皆输。”
沈舟
晚,大人还在书斋做甚呢?”
胡宗宪哈哈大笑,命小厮上茶,两人相对而坐。沈舟虚从袖间取出卷文稿,说道:“那昏君祭祀东皇
青词
已写好
,大人照抄
遍即可。”
胡宗宪喜动颜色,展开瞧过,赞道:“好词,文气郁郁,华而不俗。”继而微露愁容,叹道,“圣上不恤民情,却心向道,日日炼丹蘸神,自己祭神不说,还要大臣们每月写
篇祭神
青词,这大明朝长此以往,岂不成
座道观
?”
沈舟虚笑道:“大人老毛病又犯
。”
胡宗宪苦笑道:“胡某心有所感,随口说说罢,自从先生屈尊为
幕僚之后。胡某再也不敢犯那刚疾之性。”
沈舟虚点头道:“大丈夫立世,当以天下百姓为重,不羞污君,不辞小官,治亦进,乱亦进。纵然皇帝荒唐*乱,不修国事,但身为臣子,却当踏踏实实,为天下苍生办事。只不过,在昏君手下为官,尤须忍辱负重,投其所好,方能获取权柄,以行善政。为官者,切忌做刚疾死忠之臣,轻生重义,于国于家皆无好处。而当如魏征所言,做介良臣,良臣者,心在百姓,故能君明臣直,君昏臣曲,以屈曲之道,成鸿鹄之志,这才是真正
不起。”
胡宗宪拍手道:“先生所言极是,宗宪受教。想来,若无先生指点,只怕胡某至今还是
介县令。”
沈舟虚摇头道:“大人有王佐之才,只是当年刚直些,备受压制,如今头角尽去,正是
飞冲天之时,只是大人切记,不要和严嵩父子走得太近。”
胡宗宪怪道:“当年依附严家,也是沈先生主意,如今怎
又变
?”
沈舟虚叹道:“既有昏君,必有佞臣,此乃万古不易之真理。严嵩虽是巨*大恶,但却是权倾朝野,无可撼动,大人当年若不依附于他,决然无法获得兵权,镇守东南。只不过,时不同而势不同,老贼如今年事已高,圣眷日薄,严世藩那小贼纵然小有智谋,却不成大器。若所料不差,数年之间,严家必败。严家
败,新宠上台,来日肃清严家党羽之时,大人躲得过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