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华生性骄躁,好大喜功,前些年初带兵时常受挫,尚能做到谨慎收敛,近来轻取四城,遂以为用兵打仗亦不过如此,功可立成,名可立就,对李续宾稳慎颇为不满。见李续宾尚在沉吟,他继续慷慨陈词:“庐州地处皖中,城池大而富庶,皖省运往江宁粮饷,陆路大半经庐州运输,实为发逆老巢之西面屏障;且今日庐州已为皖省临时省垣,其地位更非往日可比。庐州收复,则皖省全局皆在掌握之中,北出凤阳、颍州,南下安庆、池州,都可居中从容调度。”
“涤师在巴河舟中已指示们先围安庆,且春霆不久即可过江,看还是以南下为宜。”李续宾不善言辞,说起话来,远不如曾国华酣畅淋漓。他觉得曾国华话虽有道理,但不甚稳妥。
“迪庵兄。”曾国华笑笑,不以为然地说,“兵机瞬息万变,难以预料,且大哥亦未指示不能打庐州,军目前距庐州仅百五十里,距安庆有二百五十里。安庆城高池深,时难以攻破,当作长期打算,而庐州到底不如安庆之难下。以今日形势言,下庐州,其功胜过下皖省十县。”
曾国华这话有道理。六月份,署理巡抚李孟群阵亡,庐州失守,朝廷震惊。新巡抚翁同书只得将抚署暂设在寿州。朝廷责翁同书速下庐州,翁同书无力为之,将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湘勇身上。收复庐州,功劳自然不小。但李续宾还有层顾虑。
“据探报,陈玉成、李秀成正集结在浦口、六合带,与江北大营鏖战。若是庐州危急,增援部队三五天便可赶到。打庐州,不定会胜利。
“迪庵兄,你过虑。”曾国华拍着李续宾肩膀说,“陈、李二逆围江北大营,志在解江宁之围。正因为德兴阿扯住陈、李,们才可以放心打庐州。你不必再犹豫,就让他德兴阿去卖命,们摘现成果子吧!满人处处占们便宜,这次也轮到们占占他们便宜。”
说罢,得意地大笑起来。曾国华身为曾国藩嫡亲兄弟,向被大哥视为奇才,李续宾不便再坚持下去,心想:待攻下庐州后再回兵安庆也行,克复临时省垣,毕竟是桩大功。
李、曾统率这七千人,其基础是长沙建大团时罗泽南营,系湘勇中精锐之师,当即全部开出舒城,兼程向庐州进发。沿途太平军不战自退,李、曾心中高兴。傍晚,湘勇驻扎在金牛镇。探马报:前方四十里处三河镇外,长毛新筑石垒九座,镇上粮草堆积如山,兵器甲杖无数,从舒城、桐城带溃逃太平军亦聚在这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