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收益,但县里官吏勒索太多,比种庄稼强不多少。”曾广莆说,“不过要清闲点。”
曾国藩不再问话。他登上个小山坡,纵目望去,只见周围山石顽犷,地势散漫,全无点山水环抱、气势团聚之象,对墓里葬是不是真正宗圣遗骸甚表怀疑,但他没有说出来。
回到嘉祥书院,曾国藩只是和县令程绳武谈嘉祥经济民生以及前两年捻军在这里活动情况,再不问及宗圣事。
曾广莆急,他和族人们商议着。好不容易挨到县令告辞,曾厂莆忙进来,对曾国藩说:“叔祖这两天回籍朝祖,曾氏阖族倍感荣幸,大家在起计议,都说这次重修族谱,非请叔祖出面不可。”
十里南武山曾参墓地。
此处也有个宗圣庙,比起县城里那个庙来要强多。庙在南武山下,周围带全是顽石,不生草木,因而庙内外二百多株嘉庆年间所植柏树,显得特别珍贵,衬托出派森森古柏绕圣庙肃穆气氛,令曾国藩稍觉欣慰。庙宇保管得还算是完好,曾参塑像无损坏,两庑还有弟子阳肤、乐正、子春等人塑像,中有宗圣门,前有石坊三座,还有两座碑亭。座是明万历年间太仆少卿刘不息《重修宗圣庙记》,座是乾隆皇帝亲撰《宗圣赞》。从庙里走出来,曾国藩又去看看曾参墓。
墓道两旁竖立着几个石马、翁仲,但享堂已片瓦无存,长着乱草圆坟前有块石碑,碑上刻着“郕国公宗圣曾子之墓”九个字。曾国藩对着墓碑又次恭行三跪九叩大礼。曾广莆带着批人在墓旁摆上供果,焚化钱纸。礼毕,曾国藩围着墓走圈。
曾广莆对他说:“因为年代久远,宗圣公墓早已佚亡,不知葬在何处。前明成化初,南武山有个打渔老头子,次走路不小心,掉进个千年古洞,意外地在古洞中发现具悬棺。悬棺边石壁上刻着‘曾参之墓’四个字。渔翁爬出洞后,立即把这发现告诉曾氏后人,并由山东守臣上奏朝廷。曾氏后人把悬棺取出来,就在古洞边为宗圣公建座坟墓,同时把古洞填塞。弘治十八年,山东巡抚金洪奏请建享堂、石坊,直到道光年间,都还保存得很好。这些年来逐渐败坏,也无人再修。”
说罢,连连叹气。
曾国藩问:“南武山带住着多少宗圣后人?”
“三百来户。”曾广莆答。
“都做些什事?”
“过去都种庄稼,从道光末开始,不种庄稼,改种鸦片。”
“种鸦片?”曾国藩摇摇头,“获利大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