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琼林诸子,在万历初年便当上侍郎尚书,甚至登阁拜相,把持万历初年朝政。尽管他们与晋党以及万历皇帝斗争中纷纷下野,然而他们首代弟子已经成长起来,纷纷上位接替,继续把持内阁六部、两京各省……
万历自然不会罢休,他继续斗争,继续把琼林派赶出朝堂,至少赶出北京,眼不见心不烦。据说在东暖阁有扇屏风,上
会这些捞不出油水穷措大和小市民,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到长沙事变前夕,泰州派已经发展为分支遍布全国,党徒十几万人强大会党!
因为泰州派以市民阶层为基础,自然要对矿监税使展开激烈批判,随着阉祸逐渐升级,批判也逐渐升级,最终必然要付诸行动。事实上,从今年年初起,泰州派上下,就在策划大规模抗税运动。
但在付诸行动之前,他们必须等到琼林派点头。
虽然比起泰州派来,琼林派只能算是王学后辈,然而后生可畏,这个以‘实心学’为内核王学支派,既接地气,又有经世致用、修齐治平高度,经问世便改变王学末流乱象,吸引无数优秀青年加入,并随着其信众成长,举在万历九年留都大会上,被各派公推为王学正宗,开始着手整合各派,统王学。
琼林派能崛起如此迅速,除它高超理论和严密组织之外,还有个不二法门,就藏在其名称中——‘琼林’。
进士登科,赐宴琼林,这在科举取士年代里,对读书人有着无以复加吸引力。
在社团成立之初,沈默等人便认识到文社盛衰,与科场荣辱密切相关,好学之士以文社为学问之地,而驰骛之徒则以文社为功名之门,故而以此为名,来吸引读书人加入。
而在次年抡才大典中,七人全部及第,且全都点中翰林,使‘琼林七子’名号遍及天下,各地学子纷纷登名社录,争入琼林之门。琼林诸子也不遗余力栽培进门弟子,大有把持科场之势。
从嘉靖四十年起,至今八次春闱加两次恩科,共十次大比中,三十名甲进士,琼林派占六成,七百名二甲进士,琼林派占五成,两千五百名三甲进士中,也有三成左右……这还是万历皇帝在八年、十年殿试中,故意排挤琼林派出身进士结果。
对琼林派把持科场,自然有人看不顺眼,些北方和西南士人便公开说:‘孰元孰魁,孰先孰后,琼林已编定无遗人矣。’但无论如何,沈默当初设想借广收门徒,以控制士林、把持科场,最终达到左右政权之目达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