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青神县虽然不如眉山大。”陈希亮摇摇头道:“但有样眉山比不。”
“什?”
“书院。”陈希亮笑道:“不出几年,你家小子也得来这里念书,又何必来回折腾呢?”
“那倒是……”青神有个中岩书院,乃是进士出身大儒王方所设。之前,四川能中进士凤毛麟角,中也大都在外为官定居,像王方这样毅然返乡办学,教书育人,实乃异数。
但王方努力没有白费,他学生科科都有高中,中岩书院名声也越来越响,就连府城眉山县学子也慕名而来——家门口有这好教育资源,正是陈希亮居家搬来青神县原因所在。
个伴。”
“还是去那吧。”苏洵道:“那浑家,也算教子有方,不会让他们荒废学业。”
“多谢二位高义,你们好意心领……”陈希亮感动坏,但他很清楚,这二位好友并不比自己宽裕多少,且本身家庭负担就很重。根本承担不起,四个孩子衣食住行,学杂费用。
更何况,他早已经暗中发誓,绝对不让自己孩子,再过那种寄人篱下生活!
“但是意已决,别事都放边,先培养几个孩子长大。”所以他坚定谢绝两人好意道:“科举几年次,将来总有机会……”说着轻叹声道:“但就像《伤仲永》故事,孩子教育只有次,错过就再没机会。”
“其实晚几年出去也好。”苏洵半是安慰、半是实在道:“你还不知道吧,范相公庆历新政,失败……”
“不可能吧!”哪怕说要弃考,陈希亮也直面色沉静,此刻却终于变色道:“这才开始年时间啊!不是上个月文会上还说,新政成效斐然,满朝公卿,交口称赞?怎这个月,就失败?”
“文会上那都是去岁旧闻。”宋辅摇摇头道:“们是从知州那里得知,大人是范公学生,在邸报看到范公和富相公外调消息,哭得稀里哗啦,自然不会有假。”
“官家,官家不是慷慨激昂,要励精图治?”陈希亮悲愤道。
两人知道他性情坚韧,决定事情从不悔改,明白再劝也没用。
※※※
“那,你准备以何为生?”苏洵又问道。
“只要肯下力,大宋朝饿不死人。”陈希亮看看自己明显粗糙双手道:“能养活们爷五个!”
“不如搬去眉山吧,怎说也是府城,要比这里大得多,写写算算、教书抄写营生也好找。”苏洵力邀道:“实在不行,还可以求求知州大人,在府衙寻份差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