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几日,又与副主考,诸位同考官商定名次,通常除最前面几名外,发解试名次并不重要,因为这只是个参加贡举资格。所以考官们比较放松,很快就把名次拟出来。
到八月廿八日,二位主考同各经房在至公堂上拆号填榜。先填正试,见第名是大名鼎鼎刘几,考官们均高声喝彩……取中公认解元,这说明他们阅卷公允。
第二名叫苏轼,这个考生大家都比较陌生,但他
之二考生被黜落,但真正困难在后面——诗赋论和策论,都是主观题,考官必须遍遍通读,才能评判优劣。怕考官敷衍,要求他们给考生文章句读。只有加上标点,才能证明你已经读,而且每份都要标点。
精读还不够,还要写评语。不管是录取,还是不录取,都要给出理由……二百份试卷,千六百篇文章,要求在十日内批完,绝对可以让人崩溃。
但是谁也不敢敷衍,因为所批阅试卷,最后还要送到礼部磨勘,复核考官阅卷工作。那怕只是标点不正确,也要被算为误判。出现误判便会被罚俸,再次误判,则会被降职……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所以没人愿意当这个同考官,每次礼部都是要强行指派。
同考官们将认为可取卷,送回主考官处,先是副主考看过,认为可取,便会写个‘可取’,递给主考官,认为不可取,便会打回去。
主考官般不会驳斥副主考面子,最后批个‘中’字,答这份卷考生就被取中。
除此之外,二位主考官,还有复核锁厅试考卷责任……因为锁院、弥封、誊录等防舞弊手段引进,现在锁厅试考生卷子,已经不必另外找专人阅卷,而是与其它考生卷子起送进内帘,然后被随机分配给两名同考官。
只是在两人阅卷结束后,二位主考官还要把所有卷子检索遍,以确定没有徇私舞弊。
这日,已经是阅卷第十三天,谢学士正在检查锁厅试考卷。他听信文三公子挑唆,把陈恪当成个沉溺于倚红偎翠、不务正业风流书生。谢学士是古板读书人,决意要抑浮躁、树正气,便有心把陈恪卷子挑出来,黜落。
但是朱卷上没有姓名,就连字迹也不是本人,却叫他如何辨认?不过谢学士有个见识,他知道陈恪乃是欧阳修学生,而欧阳修平生最恨太学体,其学生想必也不会写太学体。
于是谢学士专从‘论’中,找出太学体取中,非太学体,统统不取……其中着实有几篇非太学体好文章,但谢学士都狠心刷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