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他这番话,都觉着闻所未闻,却又不觉荒诞……那是种迥异于各家学说感觉。
别家学说,无论解释再清楚,都给人种含糊、玄妙、似是而非感觉。陈恪学说却给人以清晰、明确、好像,本就应该如此感觉。
不过同其他家学说样,他这套理论,本身仍然是简陋粗略、漏洞百出,想要完善起来,尚需时日。
但毫无疑问,在儒学未来林立山头中,陈恪已经占定座!
“怎有种豁然开朗感觉?”苏轼听之后,把陈恪拉到边道:“只是你嘴巴也太严,以前怎没听你说过?”
各朝就从没遇到过。以正常人思维来分析,肯定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拿出合乎时宜办法来。”
“但是在儒学统治下,解决问题方法,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到古人书籍里寻注解,找答案。”陈恪脸沉痛道:“什事都要听古人之言、看古人老祖宗是怎解决,然后们大家照搬就是。但古人遇到过三冗问题?遇到过辽国这样强敌?遇到过这频繁黄河决堤?没有,统统没有遇到过,那你怎能要求他们,给出解决问题办法呢?”
“理学比之前儒学进步之处,就是除要问古人,还要问自己!”又顿下,陈恪大声嘲讽道:“但儒者除圣人之言,什都不懂,却空谈什格物致知。让他们想辈子,他们也找不到正确答案!”
“那仲方兄说。”王韶神色郑重起来,问道:“们如何才能做到……治国平天下呢?”他说这话时,其他几个人也都屏息凝神,听他高见。
“别无他途,格物致知。”陈恪呷口茶水道。
“当然是以你举业为重,这
“嗨……”众人齐失望道:“这不跟二程样?”
“这个格物致知,不样。”陈恪淡淡笑道:“这个格物,是建立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研究、实践。解决新问题方法,不是你整天扪心自问就能想出来。而是要先掌握充足专业知识,同时去深入解这个问题,然后再通过大胆耐心探索实践,才有可能找到正解。”说着长长舒口气道:“所谓治国,不就是解决系列问题?”
※※※
陈恪讲出这番道理,在后世实在不算什,但放在宋朝,却是第个跳出前人禁锢,告诉大家孔夫子是错。并将个切实、可行解决问题方案,摆在世人面前。而不再是儒家那种含糊无用大道理。
陈恪讲完才发现,不知何时,净室内外已经站满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