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嫡长孙围观并没带来什好运气,第二日又是在调试墨水中给茫茫然过去。
第三日依然如此,而到此时,连公孙越都回去帮自己家忙活什事情去,那县丞明显也是在给公孙大娘娘俩面子才留在外面干坐着,倒是那公孙范从头到尾都是跟在眼前认真围观……让
第二日早,公孙珣就以孝道为理由写篇言辞恳切辞呈,然后又从商号中叫个马术不错宾客,让他快马送去塞外郡治阳乐城,到那里自然会有在郡中为吏族内长辈替他转呈赵太守。
毕竟嘛,回家就辞职这种事情虽然有些不甘,但总归是自家老娘安排,而且理性也告诉公孙珣这个安排还是颇有道理。
等目送此人出城后,公孙珣就立即去围观自家老娘那‘名垂千古’事业,也就是所谓雕版印刷第次实验……呃,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称赞下蔡邕名声,并感叹下辽西这破地方荒僻。听说是要翻印蔡伯喈手录七经,呼啦啦城里多半有头有脸人都来围观。
从县君到族中长老个不落!
然而,公孙珣也好,公孙越也罢,皱着眉头看那个所谓雕版印刷,却是越看越无语。
因为,公孙大娘口中这个所谓会改变全天下风貌‘雕版印刷’,怎看怎觉得跟洛阳刻立石经所用‘捶拓法’好像没什两样。就是多折腾两次,把阴文范本给像刻石经样刻到块枣木板上而已,最后再反拓到纸书上罢!
只能说,这做好像确实比抄录方便许多,但你要说有什特别精巧新奇技术……似乎也没有吧?
而且很明显,前面捶拓和雕刻非常利索,几位老石匠稍微适应木材以后,仅仅是花大半头功夫就各自雕刻出块《诗经》阴文木板,而且还在源源不断进行着雕版制作。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要万事大吉时候,从傍晚开始印刷工作却陷入到停滞,因为上手才发现这墨汁是有大问题……污字未免太多些,中间调整很多次,又是加油、又是调整浓稀,反正折腾来折腾去整天都没弄出个像样结果来。
于是乎,第二天再搞时候,来围观人下子就少大半,县君这次没来,只是让县丞为他代劳,而族中实际主事元老,也就是公孙珣二爷爷也没再来,只有他孙子公孙范跑过来继续围观……这里多扯句,公孙珣爷爷那辈长子早夭,实际上嫡长脉主事人就是这位担任过上谷郡太守二爷爷,而公孙范也才是公孙氏嫡长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