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次礼仪性质推辞以后,在没有任何法理之外劝进活动下,公孙珣便坦然接受长安百官共和建议,由代录尚书事太尉黄琬发诏,正式登位燕公,实封幽、平二州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涿五郡。然后依旧都督十州军政,代出奔之天子行皿煮之责。
全程行云流水,竟无分阻碍。
不过,受封燕公之后,公孙珣为表示尊重,在尚未设立世子、国后、国相情况下,便以射坚为使者先往南阳送去
警惕中转过身去,拢手而走。“而且昔日董卓不能搏,党锢不能搏,为平凉参军羌乱不能搏,为并州刺史而鲜卑不能搏,今日又何至于与足下搏呢?只还是借黄公刚刚那句话,望足下记住今日之言罢。”
赵歧既走,黄琬赵谦等人沉默片刻后也纷纷随从,诸人多已显老,在寒气之中不免畏缩,更显凄凉之态。
而等到公孙珣重新追上,亲自送这几名汉室仅存老臣踏出卫将军府时候,尚未来得及道别分手,忽然间,寒气之中,隔壁街上却传来阵清脆响声……几名哀伤整日汉室老臣和公孙珣这边几人先是起怔住,继而无言以对,他们怎可能不知道,这是有着急幼童忍不住提前燃烧起竹子,来听爆竹除岁之声!
正所谓,旧历已去,新历到来!
回到眼前,虽然要害人物私下交流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譬如黄琬、赵歧等人此番来访事实上去除公孙珣称公最后个实际上阻碍,但小会终究只是小会,只能解决问题,真正能够赋予人法理依据却还是大会、大朝会。
也只有所有人于光天化日之下,在具有政治意义场合起出席大会,才能让参与之人起为最后会议结果承担起政治责任,从而使会议结果具有政治约束力!
就像之前,公孙珣私下说万句话,也没有他在未央宫前那番呵斥有政治意义。
汉建安六年,丙子,元月初,身在宛城天子在见到来使后依旧拒绝归来,同时反而昭告天下,要求天下诸侯勤王护驾于南阳,西向以伐公孙……罪名是谋杀太尉,图谋不轨。
接到回信后长安时哗然,而卫将军公孙珣在遣送未央宫宫人宫女往南阳后,即刻率百官推举光禄大夫黄琬为太尉录尚书事,并推士孙瑞为司空,同时补任马日磾为廷尉,又以邯郸荣为卫尉。
而三公九卿补全之后,三公又于正月初七日反过来在未央宫大会群臣,以周初召公故事,再以周厉王共和之旧例,百官共议加卫将军公孙珣为燕公,继续都督河北十州军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