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考、覆考之后还有个详定官,负责核定名次,送到官家那儿。
今年殿试阅卷效率很高,事实上能排前十
,文章水平都相差不远,争执
几回之后众考官便将前十定
下来。就连往年最有异议
头名,在传看过几篇考生文章之后竟轻轻松松选定!
至于后头文章,那自然就更轻松
。
详定官将名单送到官家那,官家打开看,入眼便是前十
名单。看到排在最前
姓名,官家
顿,将名单递给几位宰执让他们传看。
对这位次,官家是很满意。
忌,然后要写得积极向上点,基调不能太丧,最好还能隐晦地拍个马屁。
像他爹那样写“孺子其朋”,虽然没犯禁,但是让官家看着不舒服,那也是容易影响排名。
王雱只稍停顿,便刷刷刷地开始答题,诗赋文章
气呵成。他把自己
卷子核定
遍,确定没问题,痛快地和考官提出要交卷。
考官有些讶异,不过还是把王雱卷子收
,心道这若是在太宗年间,状元怕是就定出来
。
当初太宗年间科举取士时殿试也就走个过场,取个“天子门生”含义而已,文章具体如何已经在前头考校过
,是以那时候
状元是按照殿试交卷速度来确定
——你若是最先写出文章,你就是状元!
前十之中,有年轻新丁,也有进入
青壮年
老生;籍贯有南边
,也有北边
;有国子监
监生,也有寒门子弟。
更重要是,这次殿试
头名让官家很是喜欢,年仅十四,年少聪慧,知进退、善交游,入读国子学时与
众监生、直讲们创办
《国风》,文章写得好,办起事来又有主意,与其父
样是朝廷眼下最需要
栋梁之才。
旁位次可以换,这头名
位置却是不能换
。
官家心中已有决定,宰执之中有提出异议都被他轻飘飘驳回。在场
都是人精,都到这份上
岂会不知官家
心思?
只是这少年未免太惹眼,年仅十四便三元
当然,现在这种“谁写得快谁当状元”排名方法早被取消
,殿试时敢当快枪手
人也早就不多。
勇敢快枪手王雱考完科举
最后
场试,在内侍指引下溜达出宫门,美滋滋地回家陪妹妹玩去
。
……
殿试考完之后,又得有十日左右阅卷时间,由编排官整理好试卷,再经过殿试初考官、覆考官精审定等。
所谓定等,就是给文章评分确定等次。自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起,殿试文章可分为五等,学识优长、词理精绝才能定为第
等,其余或多或少能挑出毛病来
则循序往后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