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司马腾在征辟事上拉起据,反而对他有利。他倒要看看,那蠢材还能想出什
折腾
法子。
※
“你说什?梁丰不应征辟?!”听到主簿
话,司马腾双眉都高高竖
起来,“
个区区亭侯,怎敢如此跋扈?!派车队去梁府,接他来晋阳!”
对面高主簿不由苦笑:“将军,那梁子熙说自己体弱,不能应辟。这草率行事,怕是不妥。”
“如何不妥?!”司马腾怒声道,“已经礼贤下士,不计前嫌,
纳贤才,任贤用能,实乃并州之砥柱。如此推拒,岂不草率?”
对这番严词,梁峰笑而不答。
看着眼前这人油盐不进样子,陈录事只觉得郁闷无比。好好
件差事,竟然办成这样,回去必被东赢公责罚。不过征辟乃是国之礼仪,不能用强,憋
半天气,他也只能起身告退。
看着那位录事气哼哼离开模样,绿竹担心
低声道:“郎君,这可是东赢公
征辟,真能不去吗?”
“自然可以。”梁峰冷笑道。
非但可以,还是任何想要征召名士人都必须接受
事情。名士征辟不就,可以说是汉代以来
传统。
在科举制度未曾出现两汉魏晋,征辟制乃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之外
另
条重要做官门路。帝王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不少名士大儒,都是靠征辟进入官场。然而这条“终南捷径”也非百试百灵。不少隐士不愿出任官职,数征不就。远有数度拒绝汉廷征召
大儒郑玄,近有与司马昭有杀父之仇,三征七辟皆不就
名士王裒。就连司马家
老祖宗司马懿,不也装病躲过
曹操最初
征辟吗?
到西晋这种朝局复杂,掌权者愚顽不堪
朝代,不应征辟就更为流行
。有这样
社会氛围,那些汲汲于名权势
名流,也不可能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因而征辟不就,也就成
另
部分名士抬高身价
选择。没有三顾茅庐,没有
次又
次
职位升迁,他们是绝不愿出仕为官
。
因此征辟也就成当权者和名士之间
角力。当权者想落个任贤美名,名士则借由这种心态为自己养望,谁也不会轻易打破其中
平衡。而如今梁峰早已不是那种名不见经传
凡俗之辈,
次次为自己扬名,也就得来
拒绝征辟
权利。
就凭司马腾拿着防疫之事进京邀功蠢事,他就不会投身于那个蠢货
将军府中。而且征辟对他是好事而非坏事。因为征辟就算不应,世间也会默认你有
做此官
能力。而后续想要继续征辟,只能
步
步晋升官职,不能以最初
官位来征辟数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