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灵溪和其他几名在内阁司职翰林看着,这才深切体会到内阁作为大明最高权力中心
意义。
皇帝英明神武,能够语定乾坤自然是好事,可要是摊上像当今天子那样
皇帝,内阁
作用就变得十分重要,这些宰辅都是通过层层筛选出来
,他们其中许多人有过地方理政
丰富经验,有在六部履事
阅历,更是经过科举选拔
人才,能够应付这些足以令这些新翰林瞠目结舌,手足无措
麻烦。
而包括陆灵溪在内几个翰林,也由此见识到
内阁阁老们精明强干
面。
像刘吉,虽然被言官冠以刘棉花外号,但其实他若真
无是处,也不可能在内阁待这
多年
,不想干活跟不会干活是有区别
。万安等人落马之后,刘吉担心自己就是下
个,
反这些年碌碌无为
作风,
夜之间变得奋发向上起来,还几次犯颜进谏,劝诫皇帝要远离方士,不要沉湎于失去万贵妃
悲伤等等,画风转变得太快,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内阁之中,所有人性情不,在许多事情上
作风也就不
样。
。
然而想想自己那还未实现就要熄灭在襁褓里愿想,陆灵溪心里顿时涌出莫名
心酸。
还没等他彻底收拾好心情,下午内阁会议开始
。
皇帝身体现在日渐沉重,
天不如
天,大家心里有数,也不点破,只默默做着自己该做
事,为太子即将登基作准备。
不过天下不会因为皇帝龙体染恙就停止运转,该发生事情还是照样在发生。
唐泛虽然排行居末,但他因为在其中年纪最轻,精力最好,效率自然也最快,如今不仅要管着刑部事情,还兼掌兵部,也难怪就算同处
室,陆灵溪也找不到机会跟他说上几句话,因为唐泛实在是太忙
。
内阁会议议题与地震有关,因为要拨款,所以户部尚书李敏也参加
。
此时伴随着万党下台,所谓“泥塑六尚书”也已经去得差不多
,李敏先前因病自请离去,两年前起复,改任漕运总督,后来又掌管户部,可见其
六月,湖北大水。
七月,临潼、咸阳地震。
据大同驻防传来消息,鞑靼那边又有蠢蠢欲动
迹象。
自正统天顺年以后,海防空虚,倭寇踪迹屡现,此时中日之间有勘合贸易之约,而倭寇则假借入贡之名,路遇官兵,则先虚掩来历,矫称入贡者,然后乘其无备,则肆行杀掠,连大明商船民船也屡受其害,沿海百姓多有不堪其扰者。
这件件
桩桩,经过地方而转通政司呈报上来,全都是大明宰辅们急需处理
要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