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叹口气,说道:“老夫老矣,不若年富力强之辈,近来时时感到身体疲惫、寻常奏折批阅起来也吃力很,焦大学士年纪比老夫还要大上许多,本官也不忍让焦大学士过于操劳,内阁日常事务太多,没有人分忧,便是有心助大人排除阻挠,恐怕也力有不逮呀。”
杨凌怔,李东阳这话不像推脱,又
祸时必激民变,百年后如何本官不知,可是眼前就可能出现大乱却不可不防啊。”
杨凌腔热血,想是关系国家历史转折重要机遇,对当前大明情形却思虑不足,李东阳虽听他描绘前景颇为心动,可身为首辅大学士,他却不能不想“食为天”这件头等大事。
不过杨凌听“苏湖熟,天下足”,心中有些奇怪,后世俗语不是常说“湖广熟,天下足”,莫非这天下粮仓从近海向内地逐渐迁移过?
杨凌忽地想起正德亲政时曾批过个试种安南高产水稻折子,还有自己在鸡鸣驿时当成水果吃过蕃薯,他抑制住心中激动,向李东阳拱手道:“李大人,若是下官能解决这粮食问题,将贫脊内陆变成充足粮仓,大人可肯支持下官?”
李东阳瞧着他,目光闪,微笑道:“安南水稻试种奏折已送回京来,这稻种耐旱祛虫、能增产成,老夫已奏请圣上,明年便在适种之地广泛种植,不过适种水稻土地有限,增收成可不足弥补江南米粮之失。”
杨凌心中喜悦,那玉米地瓜可是好种很,什沙地湿地,山坡草窠都能生长,农民若是再好好侍弄番,各地粮食增收可不是成,而是倍都不止,这件大事自己怎竟直忘记。
他现在只想赶快回去吩咐部下搜寻这种植有蕃薯苞米地方,既然朝廷还没广泛种植这种作物,显然民间大多还不识得它重要价值,自己抢先推广它,自己说出来话也便更多几分底气。
想到这里,他轻松地笑道:“李大人不必担心,下官有办法解决大明粮储不足问题,到时大人可肯鼎力支持?下官不才,蒙先帝、当今皇上宠信,却无寸功于江山社稷,若能办成这件利国利民大事,余愿足矣。”
李东阳惊诧地看他眼:“好大口气,粮食种植靠地靠天,现有米黍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在土地贫脊、气候不适环境中大量增产,这杨凌语气也太大吧?”
他按捺住好奇,恬然微笑道:“好,杨大人若能办成这件大事,便是大明第功臣,比起开疆拓土、百战之功有过之而无不及,老夫自然是要全力支持,只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