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甲三递上折子时候脸色凝重,接着就退到旁。
叶昭翻开看几眼,就笑笑,这是以袁甲三自己名义上折子,议政大臣们没人附议署名。
折子里,却是请摄政王接两宫和皇上来南京,两宫太后毕竟还有听政之责,久在广州未免失监国之道。
实则,叶昭也知道,自己篡位野心在亲信大臣中不说是司马昭之心,但大多已经隐隐透亮,这种折子,也就袁甲三敢上。
折子里,更言道虽然南京没有行宫,但今乾王宫正修敝中,可将乾王宫东宫和南宫后端改造为两宫太后和皇上居住之行宫。又说乾王宫之规模,实在违制太甚,听闻亲王更欲将新府定名为乾王宫,此举也极为不妥,现今将府邸分割行宫,再改名乾王府,如此才令天下臣民敬仰,不致认为亲王以功高而骄狂。
同时,惜阴书院中叶昭也是喜气洋洋,他自然不会这般快收到“肥前合战”消息,但有两桩喜事。
第桩,琉球国派出使者来到南京,表示向南朝朝贡,而且接受外务部提出条件,从此断绝与北朝、日本两国朝贡关系,只向南朝国称臣。
副总理大臣李蹇臣接见琉球使者,自然令琉球朝贡使感激不已,更写诗首赞美天朝上邦对琉球重视。
琉球人大多两个名字,为唐名,为和名,朝贡使来中国,自然是用唐名,唤作上官德,乃是琉球国物奉行,从二品*员。
叶昭也琢磨要不要设宴款待他,以显天恩浩荡。
袁甲三折子,不但解决两宫居所,使得这个借口不成为借口,更将乾王最近骄狂之意隐晦批评番,可谓大胆至极。
自从摄政之后
第二桩喜事,台湾知府陈懋烈率台湾军民写降书归降,这却是威吓台湾港口两艘炮舰驶去日本后发生事,想来南朝水军占领日本长崎消息也传到台湾。南朝对台湾,百般容忍,不起兵戈,水军扬威异域,台湾军民定然感佩,怕陈懋烈就算不情愿,却已经控制不局面,这才有归降说。
也可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叶昭正琢磨要不要现在就设台湾省以巡抚治之时候,袁甲三求见,有事奏报。
现今叶昭轻松许多,小事都有议政处理会,而需要自己决断事体他们也会事先拿出章程,很多时候,却是比叶昭想周全。
叶昭也知道,自己思想有些超前,有他们把把关,那也很好,以前都是自己言而决,现在呢,却是先看他们章程,是以很多他们以前不敢说话现今却是能说,对自己也是种启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