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不是有个苏大学士·吃货·东坡说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朋友又调侃他,“公如端为苦笋归,明日春衫诚可脱。”听听,听听,为吃竹笋,连官都可以不做。
林少尹这高岭之花,自然不是俗,况且他居已经有竹,便也追求起“食有笋”来。
想到他家竹,沈韶光便有些惆怅,罢……
这会子没有新客人来,沈韶光进厨房帮忙。看阿圆已经片好鱼肉,那边还有青菜没切,便让她去切菜,自己拿刀刮鱼肉泥。
刮鱼泥是个技术活,要固定边,拿快刀从固定这边往另边慢慢地刮。刮到刀上,抹到碗里,层层点点,不能着急。若是不管三七二十胡乱斩剁,做出鱼丸就没那软嫩,且要加芡粉,不然有成锅鱼肉粥之
,裴斐仔细研究研究菜单,有心作妖多点几样菠菜,看眼静静饮茶林晏,到底没有施行,改而点芹菜炒鸡蛋,葱爆腊肉、炒鳝丝、醋炒豆芽等几道荤素菜品。
沈韶光接过菜单,“二位稍候,酒菜马上就好。”
拿去厨房,把菜单交接给于三,看阿昌烧火择菜,阿圆切菜备菜,于三上灶,三人配合得很是默契,沈韶光便退出来,接着回柜台后面。
秋冬季天冷,酒肆里主推炖菜、蒸菜,软烂烂,热腾腾,吃心里暖和。如今开春,人们就想吃点脆生鲜嫩,酒肆里主推便是春盘还有这春日小炒。
本朝,流行烹调方式是蒸、煮、烤、炖,“炒”这种后代主流烹调方式虽已出现,却不普及——主要还是时代所限,不是谁家都有适合炒菜铁锅,食用油也是个问题。①
但作为酒肆饭馆,这个问题就不存在,沈韶光从开酒肆,就去专门定制各种大小锅釜铛子,各种植物油、动物油也尽皆备好,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
炒这个烹调方式其实是尤其适合酒肆:烹调时间短,出菜快;菜蔬脆嫩,颜色鲜亮,不用特意摆盘,就很漂亮;多种肉菜搭配,可以做出无穷无尽花样儿。
原先秋冬时候也有炒菜,那时候还不明显,现在春天来,菜单子再这调,点炒菜就多,各种时蔬小炒都很受食客们欢迎,比如那位林少尹。
最近林少尹时常来酒肆坐坐,点便多是小炒,其中最爱又是春笋炒肉。
鲜嫩嫩笋子,配着五花肉丝随意炒,便好吃得很,但沈韶光总疑心林少尹爱吃笋子,恐怕还是与文人情怀有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