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点完银子,不敢离开,就在船边守着,陈新到舱中拿块李国助
银锭出来,成色还不错,但也不是十足
白银,夹杂
少量其他金属。宋闻贤看他样子,笑道:“这倭国丁银成色算不错
,比
大明市面
大多银两足色,往年间‘吹拔南钌’就更好,可惜这些倭寇不准再用。”
陈新有点惊奇道:“原来还有更好银,不知这倭国还有何好东西?”
“其实铜也是不错,倭国铜多,运回去做成铜钱,又可收数倍之利,可惜这几位大人对此并无兴趣,每趟都要收现银回去,失
大财源。其他便是铅、硫磺,倭国铅中提炼不足,存留有
些银,拿回去再提炼
番,还可得
些银子,不过总是多
次手
看着。
这搬就搬
两个时辰,好容易点完,陈新揉揉发酸
腰,站起身来,跟刚来
李国助汇报。
“李公子,福船上白生丝六十担、黄生丝二十担、白绸万七千匹、纱绫
千二百匹、纶子七千匹、红绸五千匹、天鹅绒三百斤、瓷碗
千五百件,与贵属计价银十万零八百九十两。”
李国助看看随从,那人点点头。李国助便又示意陈新继续。
“今日倭船胡椒千三百担,交趾吉贝布
千六百匹,朝霞布三百匹,胡丝两百担,加上沉香、乳香、龙诞香香料,计价银九万九千
百两。”
李国助在与随从核实遍后,让随从退下,自己拿
账簿,开始拿个算盘打起来。核算完后,低声对陈新和宋闻贤道:“二位,便按
们前日商议,福船货按全额,十万零八百九十两,倭船货价九成,
凑个整数,就给九万两。你们这两日选
沙鱼翅、海参、干鲍和倭刀、值银两万八千两。
总计给十六万两千八百九十两,你们账上
事便自行处理。”
宋闻贤和陈新满口答应,李国助又问:“银两放到何船?”
两人对望眼,齐声道:“都装。”
担担
白银从仓库搬出,装入两船,俵物和倭刀全数装入朱印船,登州两位大人
银两装在福船上,赵东家
货物和倭船货物变卖
银两都装在倭船上,两人
计划是,只安排五六人在倭船上,都是相对亲近陈新和宋闻贤
人,这样减少其他人发现多出三万两白银
机会,回航时与福船
道,也可以保障安全。到登州后,福船就不再前行,打发韩斌等人回登州,朱印船直达天津,宋闻贤也随船到天津分赃。
陈新已告诉宋闻贤自己打算做海贸,这破烂朱印船修理
下,还是可以用
。只是到天津后要停靠,还需要宋闻贤找那位天津
大人打通关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