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启元二年中原战事彻底结束开始,林缚在国内启动六年期大建设计划,以建设代替战事,拉动对新产业需求,促进工矿及交通运输新技术发展。
永兴七年林景中主持修造金川大铁桥,耗资四十六万银元有余,随着技术发展及钢铁,石浆等原料成本下降,
到启元二十年,海外移民渐近成为贸易主体。
包括十个海外都督府以及柔佛、婆罗、高丽、扶桑等国在内海东、南洋,到处都是汉人投资开发矿井跟种植园。
到启元二十年,输入国内婆罗火油每年就升至六十万吨,而输入其他地区婆罗火油,每年也高达三十万吨,年贸易总额高达三千万银元。而控制婆罗国逾九成油井婆罗火油商社,不仅具体经营者,管理者及核心技工都是汉人外,其股数除皇室、殖商银庄、淮东钱庄、南洋船社等持有外,其余则主要由卢加都督府等地移民群体持有。
除婆罗火油,而从海外输入江淮浙闽地区,作为纺织工业原料棉花,截止到启元二十年,每年就增加到八百艘海船之多——这些棉花原料供应商,差不多有七成皆是海外移民控制种植园供应,早期流放海外战俘以及当地土著及后期移民海外江淮民众,则是这些种植园主要劳动力。
除火油,棉花是主要输入货物外,每年还有差不多近三千艘海船,满载着硝石、婆罗山灰、硫磺、金银铜贵金属、蕉麻、蔗糖、名贵木材、药材等大宗货物,在崇州、江宁、明州、海州、津海、铁山、辽口等地靠港……
而这些庞大大宗货物输入,国内则以新布、成衣、染料、食盐、瓷器、钢铁、船舶、兵械以及传统茶叶、丝绸等大宗货物进行贸易抹平。
制造机械,蒸汽机及最新式战船及火炮、火枪,则在严禁出海名单之列,受到严格监管——不过大量技术工人及学者移民南洋,海外都督府辖境新学、新产业及工业实力从启元十年之后,也开始有强劲增长。
大宗海外贸易,除涉及其中诸多势力获利极厚外,也给中枢岁入带来雄厚海关税收,启元二十年仅海关关银收入就高达两千六百万银元。
算上对殖商银庄、淮东钱庄、南洋船社、黑水洋船社等商社团体海外资产增值征税,启元二十年中枢岁入海外收益就贡献逾五千万银元,占到启元二十年整个中枢岁入四分之。
启元二十年中枢岁入规模达到两亿银元,是永兴末年十倍,除海外贸易繁荣同时,也依赖于国内统市场异样繁荣。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