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妻子姓丁名冬泉,三十多岁年纪,体态丰盈,发髻高挽,衣着得体,看得出是个精明强干女子。饮完早茶,曲环路让妻子回糖厂监督生产,自己留在茶楼,邀来两个好友,陪彼得刘
起玩扑克牌,消磨时光。
只叹这位曲老板赌运不佳,个上午,就输
数百大洋。却不赖账,大方
笑,如数付账。又请三位牌友在福满楼吃
午饭,这才散去。
又过得几日,曲环路租辆汽车,来请彼得刘到糖厂参观。
彼得刘在曲环路办公室,见到两张书架上摆满书籍,墙上挂着几幅字画,仔细
瞧,都是名家手笔。不禁心中暗叹,原来这位曲老板,还是
位儒商。就笑他:“你好清闲,办公室都成
书房,
点不像个追财逐利
生意人。”
曲环路
日晚间,几位即将出国英语班学员邀请彼得刘到福满楼饮茶。
彼得刘来到茶楼后发现,席间除自己熟识
几位学生,还坐着
位中年男子,身形瘦削,戴着
副玳瑁眼镜,显得文质彬彬
样子,以为是哪所学校
教员,
问才知此人姓曲,叫曲环路,是青阳糖厂
老板。
彼得刘吃惊。曲环路
名字,他自然是听过
。此人本是
个蔗农,后来承包
青阳糖厂,所产
糖,行销省内,称为“青阳糖”。据说其身家财产达数十万元,在青阳算是有钱人
。
彼得刘顿时便留个心眼,挨着曲环路坐下,说:“曲老板不是本地人吧?据
解,曲姓是典型
北方姓氏,在这南海之滨
青阳,可是少有姓曲
啊!”
曲环路说:“在下是北方人,从祖父代,即迁居至此。”
彼得刘就卖弄起来,说:“在学校图书馆曾看到
本名为《风俗通》
古籍,上面记载春秋时晋穆侯封少子成师于曲沃,曲沃在现今中国山西喜闻县
带,其后子孙以地为氏,称曲姓。曲先生
祖籍,莫非就在山西?”
曲环路不禁有些吃惊,说:“曲某祖籍正是山西。不过乃
介粗人,并不知道祖先之姓,竟有如此来历,倒是受教
。”遂对这位学识广博
洋教师心生好感,两人推杯换盏,谈得极是投缘。
饮罢夜茶,茶楼跑堂呈上账单,曲环路瞧也不瞧,大笔挥,签上自己
大名,嘱他月底
并到糖厂财务处结账。
彼得刘见他签名字体呈方形,窄而细高,棱角分明,如同砖砌,风格十分突出,极易模仿,不禁心中暗喜。就跟他交换
名片,相约下次再会。
数日之后,恰逢礼拜天,彼得刘就请曲环路到福满楼饮早茶。曲环路甚是高兴,携夫人如约而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