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察合台汗国领土,汗帐设在阿力麻里附近虎牙思(今新疆霍城县境)。
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察合台汗国支后裔建政权于亦力把力,明朝称为亦力把里国,统治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和国新疆绝大部分地区。首都亦力把里在今伊宁市,不过,《明史·别失八里传》说亦力把力“无城郭宫室,随水草畜牧”,看来所谓“都城”可能只是些帐篷所在地。
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又有支察合台后裔在天山以南地区建立叶尔羌汗国,先后存在164年。强盛时除全部天山以南地区,还包括今中亚巴尔喀什湖以南部分地区。都城叶尔羌城今为新疆叶城县,农业发达,有矿冶、纺织、地毯等手工业。并为南疆文化中心,著名《十二木卡姆》乐章和《热西德史》即产生于这里。
唐代吐蕃兴起,雄踞国西南地区,最盛时统治范围不仅包括今青藏高原,也包括新疆南部及甘肃和宁夏大部分地区。隋初,吐蕃都城是匹播城(在今西藏琼结县),至唐初松赞干布为赞普(王)时,定都逻些城(今西藏拉萨市),拉萨开始成为西藏地区政治和宗教中心。这里原来没有城市,到处都是帐篷。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开始在此建筑宫殿。拉萨著名古代建筑大昭寺、小昭寺都是这时修建,是藏汉建筑技术交融结晶。雄伟壮丽布达拉宫此时也开始建筑,不过后来毁于战乱和火灾,现存宫室是17世纪以后重建。这些宫殿和寺庙壮丽辉煌,内部壁画众多,满室生辉。
今云南大理市,左滨洱海,右倚点苍山,风光秀丽,农业经济发达,为云贵高原著名古都。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皮罗阁将都城自巍山(今云南巍山县境)迁至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南)。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复迁都羊苴咩〔jumie居乜〕城(今云南大理市西北)。南诏在全盛时辖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和贵州西部等地。羊苴咩城周7.5公里,南北两面城墙,西以苍山为屏障,东据洱海之险。城内建筑物主要是南诏主宫室和高官大将住宅。建有宏伟五华楼,传说这座楼阁周长2.5公里,高30米,上面可居万人。以后大理(公元937—1253年)也定都于此,改称大理城。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