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者何炳棣研究,在清代,进士占总人口比例是0.000048%。请注意,小数点后有四个零,就是说,百万分之零点四八,比们说“万”这个概率还小。所以考进士不光靠实力,也要靠运气。很多人才华横溢,文章很好,但是缺乏考运,终生打不通科举之路,比如后来另位湘军将领左宗棠就是这样。
所以第二年曾国藩春闱和第三年恩科未中,并不奇怪。道光十八年(1838),又逢会试之期,曾国藩再次进京拼搏,背水战,终于高中进士。(24)这年,他二十八虚岁。这个年纪在今天看起来虽然已经不小,但是在当时算得上“早售”。因为明清两代,进士平均年龄为三十八岁。就是说,曾国藩比全国中进士者平均年龄年轻整整十岁。在考试后,曾国藩正式改名字。据说由于“其师某病其鄙俗,始为改之”(25)。“中式后,更名国藩。”(26)就是说座师认为“子城”这个名字太俗气,给他改名为“国藩”,寄以“国之藩篱”之意。(27)
中进士之后,曾国藩满怀兴奋地又参加次考试,叫作“朝考”。这次考试是为从进士当中选拔翰林。
清代最重翰林,“有清代宰辅,多由此选”(28),“卜相(选宰辅、大学士)非翰林不与”(29),大学士定要翰林出身。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翰林出身,你就没有机会做到“位极人臣”。此外翰林升官般较快,“列卿尹、膺疆寄者,不可胜数”(30)。甚至“大臣饰终必翰林乃得谥文”(31),就是说,你要不是翰林出身,死后谥号中不能有“文”字。因此,进不进翰林院,个人仕途可能大不样。
按理曾国藩是没什机会中翰林。因为他进士中是三甲(32)。按当时惯例,甲进士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直接进翰林院,二三甲则均须参加朝考。朝考中三甲中选比例很低。结果曾国藩在这次考试中发挥得异常出色,居然取得等第三名。道光皇帝亲自阅卷审核时,读曾国藩文章,非常喜欢,改为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
这样,曾国藩就在仕途上获得个绝佳起点。
消息传来,整个湘乡都为之沸腾。出个翰林,是全县甚至全省大事。年轻翰林公,将来最不济也能当个知府道员,混得好,部堂总督大学士,也都在意料之中。湘乡曾氏从此就由社会底层普通农家上升到金字塔接近顶端官宦人家。如同《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