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费约做过这样个实验。他要求三群学生举起重物,看谁坚持时间长。他对第群人什都没有说。对第二群人说是,想看看你们谁最有耐力。对第三群人,他则说,你们举起这些东西关系重大,因为上面导线连着个电网。如果你们放下手,这个城市就要断电。为朋友和家人们,你们定要多举会儿。
结果,第群人平均举十分钟;第二群人竭尽全力,平均坚持十五分钟;第三群人,却平均坚持二十分钟。
可见,人能力发挥多
甚多,久居高位而德行学问无可取,后世将讥议交加,愧悔无及。
同治九年(1870)三月三十日:
日内因眼病日笃,老而无成,焦灼殊甚。究其所以郁郁不畅者,总由名心未死之故,当痛惩之,以养余年。
直到去世前同治十年(1872)二月初日,他还在日记当中这样批评自己,他说:
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应结之件,久不能完。……官至极品,而学业无所成,德行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也就是说,他批评自己这段时间精神不够振作,做事不够努力,很多文件没有及时批复清理。这个官虽然做到极品,但是学业无所成,德行也没什可取之处,想起来,就非常惭愧。
六十二岁时已经功成名就他,在日记中自责自省,和他三十岁立志做圣人时候,仍然模样。这就叫作“几十年如日”。他用三十天戒烟,然后用三十年,来戒掉其他更难戒毛病。在次又次反复磨炼中,曾国藩气质性格渐渐发生着变化。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有毅力,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天比天多。他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
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人生体会说,人生,就如同个果子成熟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努力与天栽培,会让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51)
曾国藩修身过程之于后人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实践证明,个资质非常平庸人,如果真实心实意地进行自完善,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他胸襟可以扩展十倍,他见识可以高明十倍,他气质可以纯净十倍,再愚钝人也会变得跟以前完全不样。
回顾曾国藩生,们发现,立志对个人人格发展意义是决定性。因为人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