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在九州清宴用饭。”
乾隆在这道上谕中严厉地说:“太监等乃乡野愚民,至微极贱,得入宫闱,叨赐品秩,已属非分隆恩……尔等当自揣分量,敬谨小心,常怀畏惧,庶几永受皇恩,得免罪戾……嗣后尔太监等各自凛遵制度,恪守名分……寻常以公事接见王公大臣时,礼貌必恭,言语必谨,不可稍涉骄纵,以失尊卑大体。即在街市行走,不可出言詈人父母……许被詈之人,即行重责。至接奉内廷阿哥等事件,必当庄重敬谨,不可曲意顺从。”(《清高宗实录》)
清朝初期,宫廷典制并不完备,为有效管理太监,乾隆总结积累近百年管理经验,下令编纂“宫廷法典”——《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和《国朝宫史》。除详细规定太监等级、职掌和待遇外,还对太监管理及处分做详细而严格规定。根据这个条例规定:太监口角斗殴、酗酒闹事、聚众赌博以及不慎火烛、大声喧哗、贪睡误班、失误损物直至请假逾期、当班迟到,都要被体罚重责,从二十板到六十板不等。太监稍有小错,经常被打得血肉模糊。
虽然天生重感情乾隆也与许多太监建立不错个人关系,但是太监旦犯错,他决不宽假。乾隆十六年(1751年)夏,他在更换夏衣时,由于太监未曾认真检查,被藏在袖口处根缝衣针划下手臂,于是龙颜大怒,立将太监张玉、蔡勋枷号个月、鞭百,刑满之后罚做苦役。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个夜晚,皇帝在睡梦中醒来询问时刻,发现在寝宫内值夜坐更小太监常宁、霍集撒徕由于困倦正在打瞌睡,立即下令将他们拖出去重责四十板。类似事例不胜枚举。
对于太监干政苗头,乾隆打击起来更是毫不手软。乾隆三十九(1774年)年,奏事处太监高云从向当朝大臣们泄露职官任免档案,乾隆皇帝异常震怒,牵涉此案大学士于敏中、军机大臣舒赫德、尚书蔡新、总管内务府大臣英廉等高官都受到严厉申斥,左都御史观保,侍郎蒋赐棨、吴坛受到革职处分,而太监高云从则立即被处斩。
由于时刻提防,坚持不懈,所以终乾隆朝六十年,太监们始终没有对皇权构成任何干扰和威胁。
二驭臣之术
相对以上几种政治势力,防范权臣和朋党难度更大。因为皇帝行政,离得开家人亲戚和太监,却离不开大臣。乾隆年间,全国约有两万名文官,七万名武官。管理和操纵如此庞大*员队伍,对任何个皇帝来说,都是绝大难题。
只有亲自坐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