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代帝王中,乾隆可以说是身体最好个。他生来身体强壮,精力充沛,这主要是得自母亲
优良遗传。乾隆八年(1743年)东巡之时,他途中打猎,用弓达九力之多(弓
型号分十二力,八力以上皆为硬弓)。年逾六旬以后,“虽弓力渐减而不下三四力”。他
生虽然始终处于操劳之中,却从未得过大病,直到老年,都堪称健康。
然而,遗传基因再好,也无法抵抗衰老。虽然再自称“精神纯固”,事实上,中年之后,他
身体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老化
征兆。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
首诗里,皇帝自注道,从乾隆二十年(1755年),也就是45岁以后,他
左耳听力就有所下降。乾隆四十年(1775年),65岁以后,左眼视力也明显下降。(“左耳重听者四十年,左目欠明者亦二十年,有合今之俗人所云(睁
只眼闭
只眼)者,作《戏语》。”)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年及古稀之后,他身体衰退之象就更加明显。
蒙田说,“老年有这多缺陷和愚蠢,又这
容易受人耻笑。
个老人能够得到
最好收获不过是家人
仁慈和爱,统领和敬畏已不再是他
武器”,虽然没有人敢于耻笑皇帝,乾隆自己却越来越感觉到自己
可笑。年过七十之后,“昨日之事,今日辄忘;早间所行,晚或不省”。还经常出现这样
情况:“皇帝早膳已供,而不过霎时,又索早膳。宦侍不敢言已进,而皇帝亦不觉悟。其衰老健忘,推此可知。”清制礼帽分凉帽暖帽两种,上自皇帝下至臣民,同日更换。
次皇帝从热河回京,天气稍冷,皇帝就换上
暖帽,群臣纷纷效仿。过几天,天气又暖,皇帝又戴凉帽,大臣们也忙着换帽子。皇帝奇怪大臣们为什
这
换来换去,仔细
想才恍然大悟,苦笑着说:“不怨大臣,是朕年老所致也。”
精力也显然不济。原来军务紧急之时,从早上五点钟起床,
直到晚上十二点看刚刚送到
情报,大脑高速运转,从不疲倦。而此际,只有早上
两个小时头脑可称清楚,能够处理复杂
政事。过
这段时间,生命就已经进入半睡半醒状态,不论怎
以意志去强催强唤,都调动不起精神。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之后,皇帝又增
失眠之症。“寅初已懒睡,寅正无不醒。”(《清高宗御制诗五集》卷十《少寐》)“年高少寐,每当丑寅之际,即垂衣待旦,是以为常。”
越是曾那酣畅淋漓地品尝过青年快乐
人,越是难以抵受晚年
凋零之苦。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