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化不久之后就导致各种物资短缺。堂堂“石油富国”已经沦落到需要进口石油,超级市场没有食物,人们到垃圾箱去捡东西吃。国家经济崩溃,穷人获得福利也自然随之成为泡影。委内瑞拉经济困境,反映其实是政治上不成熟。
之所以在这多国家遭遇重重失败,是因为非西方世界现代化动力并不是内生,而是被移植,这种移植过程远比人们想象要更为艰苦,并且成活率很低。除制度原因之外,现代化还需要有文化土壤。
能够提供这种土壤有两种文化,种是清教文化,另种是儒家文化。这两种文化共同特点是积极进取,推崇勤奋节俭生活方式。清教文化主张信徒必须在尘世生活中恪尽职守,把在尘世取得事业上成功看作被“上帝选择”证明。“他们(上帝罪人)应当勤奋,以便最终能得到上帝召唤。……如果他们不用勤勉、奋斗、劳动去获得恩典和拯救,他们必将毁灭。”新教推崇勤勉这品质,认为饥饿和贫困是上帝对懒惰者无情惩罚。[10]
儒家文化则更为入世,它不追求虚无缥缈来世,而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它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种刚健进取奋斗精神,与新教伦理有异曲同工之处。事实上,如今生活在世界各地海外华人,正在生动地向世界展示华人强大竞争能力。比如高晓松在视频节目《晓说》中讲,在硅谷打工华人,如果3年还没有升职,就会感觉不满。而印裔工程师30年不升职,仍然心平气和。秉承这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精神遗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也表现出强烈创新求变意识。
与清教和儒教比起来,通行于西班牙和葡萄牙及法国殖民地天主教文化,则是种中世纪性格宗教,它宣传在现实生活中受罪是件好事,是未来获得永恒拯救前提。既然凡事上帝已经天定,努力也改变不自己命运,既然切都托付给上帝,索性就万事不着急。因此天主教文化圈时间观念比较淡薄,能拖就拖,有人将之戏称为“明日文化”。“对每个要求,西班牙人总是回答以快乐明天。”[11]因此,以儒教文化人口为主体国家和地区,除少数几个国家,现在都已经完成现代化。这些实现现代化儒教主体国家和地区共同之处在于,既拥有儒教文化培养出来勤奋进取,同时又拥有借鉴自西方法治环境。
因此有些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