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他们所作所为都被展示在公众视野之内,并迅速成为街头巷尾讨论热点。
在媒介引导及渲染下,他们“恶行”都被无限放大,从无心之失或者意孤行变成千夫所指。严厉谴责者有之,喊打喊杀者有之。面倒舆论让这些普通人夜之间成为全民公敌。
魏明军和姜维利“臭名昭著”自不必多言,在侯永梅被烧死后,吴兆光同样在舆论重压下苦不堪言。除纸质媒体连篇累牍报导之外,电视、广播中也将他和那辆灰色五菱面包车反复曝光。特别是在网络上,好事者对吴兆光相关信息进行人肉搜索后公之于众。从手机号码、住宅电话号码到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甚至吴兆光妻女及亲属信息数据都被公开。
从杨学武下载并打印出来那些网页来看,几乎每个门户网站国内新闻中,都有关于吴兆光相关链接,各大搜索引擎中,“吴兆光”与“菱车主”、“消防车道”等都是热门关键词。尤其是网络论坛,每个关于富都华城火灾帖子下面都附随着大最回复。其中,“烧死他全家”、“无良车主必须付出代价”、“人渣!去死”等触目惊心字眼数不胜数。
如果把公众发泄到吴兆光身上愤怒换算成热能话,他何止会成为具焦尸,只怕连点骨头渣子都不会剩下。
这种全民皆言可杀社会效应,在魏明军、姜维利和吴兆光身上都有明显体现,而恰恰是这种共性,让三名被害人成为凶手彰显“公平与正义”目标。不可否认是,被害人所有这种舆论背景,大大强化凶手作案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凶手意图与公众情感宣泄需要高度契合。换句话来说,凶手之所为,即是公众之所想。实际上,凶手似乎成为公众意愿代言人和执行者。也许,不仅在凶手心目中,甚至在整个社会视线里,杀死这三个人,虽已触犯刑法,但并不有违道德。于光母亲直唿其为“大侠”,或许恰恰就是这种心念体现。
其三,犯罪手法相似。从表面上来看,这三起杀人案手法各不相同。三名死者分别死于失血性休克、溺死及火灾。然而,透过表面征象,仍可以发现其中共性。
首先,凶手在作案时都戴手套以及帽子,并着意清除足迹;
其次,因每次犯案时都需要携带定数量犯罪工具,例如保险箱、水囊、水桶及油桶等等,凶手疑似驾驶机动车辆前往犯罪现场;再次,部分犯罪工具性质相同。在富民小区杀人案及富都华城纵火案中,凶手都曾用乙醚来麻醉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