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师爷上前对陈大人说:“恭贺东主高升。”
李佑便停胡思乱想,也上前参拜兼道喜,他拱手要张嘴时却卡壳。
前面说到过,官场上称呼上司多用别称、尊称,什府尊太守中丞之类,很少用本官名。
但按察佥事分巡道该怎称呼?
估计有看官要奇怪地问,朝廷敕书也能写错?苏松道分明属于南直隶江南地区,但陈大人巡道官衔怎会是浙江按察使司?
这并没有错。以国朝官制,南北直隶不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这两司,需要派遣本该属于两司下属守道官和巡道官时,采取寄衔邻省制度。北直隶寄衔于山东,江南寄衔于浙江,所以陈大人官衔才会是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佥事,并非敕书写错别字。
也有另外种情况,若像赵良义这样,在南京部院挂职,就不用再去浙江寄衔。
为何说陈大人又成李佑顶头上司?这要从他官位说起。提刑按察使司负责刑名按劾,三品主官按察使之下有四品按察副使和五品按察佥事,都可以出任巡道官,负责某地区相关事务。
而李佑任职苏州府推官也是负责本府刑名狱案,与按察使司业务正对口,上面恰好是巡道官。所以陈大人才会摆出上官架子,等李推官来参拜。
这个时候,李佑心中震惊难以用言语形容,陈大人这官升得有点夸张。他自己从九品到七品,表面看升两级,其实不算什。低品官职升迁本来随意性就大,在很多人初授便是七品情况下,从九品杂职升到七品佐贰官还不是那扎眼,可以算抬举李佑入真正官场门槛而已。
但从七品开始,程序和规矩就十分严格,越级升官很是罕见。你就算是状元文曲星,般情况下也得自从六品开始级级地向上爬。记得国朝初年有几位牛叉县令直接升为知府,但在如今这文官治国体系十分成熟年头绝对不可能。
而陈某人居然下从七品跳到五品,简直是少奋斗十年……与他同科状元公现在还只在翰林院当个六品修撰熬资历罢。
李佑感到人比人气死人,难道这就是位望重誉隆吏部天官威力?可就算理论上吏部许尚书可以自行决定外地四品以下*员升迁去留,但怎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越级提拔陈英祯?朝廷上下都瞎眼装作看不到?
真是疑云重重,李佑想来想去,还是那句话,不知这背后有多少黑幕……不过无论怎样,对他总不是坏事。如果赵良义再当分守道,那他李推官在苏州府就是“腿”大气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