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是二品三品都御使、副都御使、尚书、侍郎、各衙门正卿,以及国子监祭酒,算是外朝大佬梯队。
大佬梯队后面是六科十三道口水官们,他们位置要比五六品部郎们都得靠前,以示清贵。
这是条分界线,再往下面,没人关心,在朝会上就是充场面、打酱油。
李佑位置,便在相当靠前地方,但又因为资历浅,还相当靠外,大约就是整个朝会班位平面图东北角。只能隔着二三十人模模糊糊看见天颜左侧脸,以及丹陛上大学士门背影。
如今朝会以礼节性事项居多,基本上没有决议政事功能。本日也不例外,内阁与通政司在丹陛上象征性地奏几件事情,天子答三个“知道”,三个“照例”。
点起床五六点入宫,那到底是做官(做皇帝)还是受罪?
朝参官没有三千人也有两千人。眼看太阳快出来,时辰已到,便在赞礼官指挥下于午门外列队登记。高官们也从东西朝房鱼贯而出。
中书舍人李佑施施然出现在午门之外时,倒也引起若干相识人物注意——李舍人不是被圣母太后停职?今天为何还上朝来?
有脑子快已然猜出发生什,不由得感慨几声做官有门路就是好。停职才三天就复职,别人停职谁不是十天半月?运气差还有被发配到国子监读书半年。
文左武右,排队穿过午门掖门,停于金水河南。鸣鞭之后,便熙熙攘攘地过金水河,按着规矩排好班位。
这大场面没有李舍人抛头露面份。李佑位置较偏,经过研究发现纠仪御史视野里看不到他,于是他垂头闭目养神。
不过他才闭上眼
之所以说按着规矩而不是按着级别、按着品秩、按着差事之类,是因为朝会排位是个很复杂学问,不单单看品级,要参考到方方面面。而且总是改来改去,不是鸿胪寺专业人士很难说清其中来龙去脉。
景和朝常朝站位大致如下,皇极门下设天子宝座,称为金台。宝座左右是各种锦衣卫士和两翰林、两中书,伞盖宫扇之类也不能少。
金台之下丹陛上,锦衣卫官与内阁大学士东西对立。
丹陛之下广场上,御道之西是武官,公侯勋贵也在这边,并稍微突出靠前点。御道之东是文官,也是排位规矩最复杂地方。
最前方是鸿胪寺赞礼官、通政司读本官、纠仪御史监察官、尚宝司前导官这些在朝会上有差事,方便出入。其次是翰林和内直*员,作为天子近侍,当然位置要和宝座近点,资历越老越靠近中间御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