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佑父亲学问和见识,终归限于底层,如何应付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幸亏李佑好友薛举人没有外出游方,时不时过来帮忙陪客,李父又紧急请几个善于谈吐清客文人驻扎家中,这才勉力招架过去。
这种窘状,让内心洋洋得意起来李父很苦恼。家里缺小二,就没个能上台面人物吗?
又过几日,三块新墓碑制成。六品兵马使李柏遍遍审视,看到他父亲、祖父、曾祖名字前面全都加上正三品嘉议大夫字样,再想象自己死后哀荣,不禁热泪盈眶。
又次感叹,真没想到快入土时,居然在有生之年可以见到光宗耀祖、显亲扬名时刻,人生至此,真再无所求。
十几代人做不成事情,让小二在三年之内全做成,而且做得比能想象更出色,这到底是什运气……
不可沉浸于此不能自拔,李兄务必要听本官声劝。”
听到徐阶这个人名,李父神情大变,又肃容对张知县作揖道:“谨受教,听君句话,胜读十年书。县尊之情,铭记在心。”
甚为可教也,张知县很欣慰,中午留下吃过酒,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县衙。
送走张知县,李父转过头来,满脸疑惑对宋先生问:“徐阶是谁?”
宋先生正想回房午睡,听到李父问起,讶然道:“李老爷不晓得?那刚才李老爷为何猛然受教样子……”
李佑父亲始终想不通。他直坚信天道酬勤
李父坦然道:“只猜到县尊肯定举个不好例子,故作姿态地拿捏几下后便借坡下驴,装作听他劝而已。不然显得李家太容易说话,而且能哄他高兴顺便造出交情。别不敢说,树大招风、见好就收道理,岂能不懂?”
这还真是不懂也能装出懂,李家兴旺不是没有道理……宋先生干笑几声,“徐阶乃是嘉靖朝首辅,邻府松江人。占几十万亩地,但听说被大名鼎鼎海瑞查办。”
“月盈则亏,既然已经光宗耀祖,便不必广求钱财。除本镇和邻村,就不收田地。小二还大有可为,家里不能拖累他。”李父决定道。
却说头几日,上门都是乡邻或者同县,人物层次不算高,李父应付起来还算得心应手。那接下来日子里,附近衣冠缙绅之家前来攀交情时,李父便吃不消。
更夸张是,姓李人多,方圆二三百里内,苏、松、常、嘉、湖五府里姓李大户人家,只要是自认够资格,纷纷到虚江县西水镇来攀亲叙情。个世袭罔替三品勋臣,真是独号江南奇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